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清明发源地:十六尊包古真身之谜

2011年09月17日 11:57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2010年,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在其发祥地山西介休绵山如期举行。

冯骥才,全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者,也是这次祭祀活动的主要推动人。三年来,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往返此山数次,为的却不是这样的热闹。为什么见识多广的他会对绵山情有独钟?疑问伴随着我们,拉开了一道他至今未能全面解答的谜题。什么法门造就了他们的不朽肉身什么力量孕育了他们的修行传奇继六祖、九华山不朽肉身之后的最大谜团是佛法、道理的无边还是绵山胜境的孕育.

串场1:与冯先生接触,对于《文化大观园》来说不是第一次,可这次的题目确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文化大观园》与佛教因缘不浅,佛教界高僧修行之后肉身不腐的事情虽然鲜见,可我们也听说过、见识过。然而即便如此,当冯先生告诉我们,就在山西介休古老的绵山怀抱中,有16尊,甚至可能有更多高僧不朽的真身时,我们仍然难以相信。这可能是真的吗?如果当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如此之多?又怎会如此集中地出现在绵山?无数的问号等待着我们去寻找答案。而这一切,都要从冯先生第一次去绵山时说起。

冯骥才:2007年的12月份,国务院把几个传统的假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把这几个节日定为了法定的假日。

记者:假日。

冯骥才:这样呢,我们知识界以外,文化界都决定,在这个绵山这个地方,也就是寒食清明的发源地,因为它有介子推这个事情,它是一个缘起,也是

一个清明文化的原点。

记者:对。

冯骥才:就中国所有节日里边,有时间、地点、人物非常明确的。

记者:可能就这一个。

冯骥才:只有清明节。

记者:对。

冯骥才:所以呢我们就决定在那块搞论坛,在那个时候,有幸我到绵山去了,我大吃一惊。

冯骥才:那个地方跟山西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样。

记者:山势、地理、地貌就不一样,是吧?

冯骥才:对,而且植被也非常丰富,岩石非常苍老,到处都是山洞,而且呢山谷非常幽美、深邃。到现在,你比如我今年,各地方都大旱,我现在去的话,它水涛沟的瀑布仍然很大。另外呢,你看那么早的节气,春天刚一来,刚一融化,这雪水就来了。另外呢,它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山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泉水流动,它是一个非常奇异的,好像特立独行的一个。

记者:一个地理单元。

冯骥才:对了。

记者:跟我们理解的黄土高原完全不一样好像是。

冯骥才:哎,有一个小的自我的一个小的一个气候的一个环境。在这里边呢,有一些非常好的庙宇,我进去以后,更感到吃惊,这些庙宇历史非常悠久。神佛的造像非常多。有些佛造像可以进中国美术史。

记者:非常精美。

冯骥才:非常精美。张力极大。但是使我更惊奇就是这个包骨真身像。有石碑为证的、传承有序的,有口述记录的,一共有16尊。这个数量之大,我觉得。

记者:全国之冠至少现在。

冯骥才:全国之冠,可是过去谁也不知道。

记者:谁也不知道。现在时间久了,不就开始有了那个裂开了嘛,有的地方我们可以看见那个。

记者:僧袍。

冯骥才:哎,僧袍。他的手。

记者:个别的地方,手指头、脚指头都出来了。

冯骥才:指甲。

记者:指甲。

冯骥才:甚至有些地方连肉没有了,脚筋都出来了。

记者:对。

冯骥才:连那个牙呀,手上那个筋啊,还有脑壳。

冯骥才:就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思本呐,怀德呀,什么师显,尤其这个师显。

记者:栩栩如生,对。

冯骥才:真是栩栩如生。这些像,我看它有神气,所以才打动我。

记者:对。

冯骥才:它要是光有形,它也打动不了我,因为我也没见过它,关键它有神,而且它们性格各异。

解说2:对于第一次在绵山所受的震撼,冯先生至今难掩激动。那一次,在文化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他迅速意识到,这将是一次怎样的不寻常之旅。可疑问随之而来,这些泥塑真身从何而来,怎么会这么多?又为何会齐刷刷地集中供奉在绵山古寺大殿里?为了搞清种种疑问,冯先生找来了绵山景区开发公司的负责人,一问究竟。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冯骥才 绵山 真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