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沁园春·雪》:感受毛泽东的浪漫气质

2011年12月27日 11:26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姚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小学课本里没有毛泽东的诗词。到了初中一年级时,课本上开始有了毛泽东诗词。我学的第一首毛诗就是“浪淘沙·北戴河”。那时年纪小,对诗词的理解全由语文老师左右,而语文老师对毛诗的理解全由教学大纲规范化。学到“沁园春·雪”的时候,已经是高中阶段了,老师说,这是一首空前绝后的诗词,也就是说已成千古绝唱。文革时期是毛泽东诗词大普及的时代,毛泽东的所有诗词连同许多语录都被谱了曲,毛的许多诗句成为大会发言必不可少的部分。毛诗的研究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关于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和风格,已经有无数的文章探讨过,关于毛泽东诗词的写作背景,研究者早已把历史翻了一个遍。然而,几十年后,自己有了点经历了,重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感觉便与年轻时不一样。

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写什么样的诗词可能全由心境决定,但是发表什么样的诗词都由政治来决定。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一人而系天下安危,选择这个时候发表《沁园春·雪》并不是偶然。据说,毛泽东的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当时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正准备东征山西。毛泽东住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时值大雪,毛泽东散步到村外的垣上,有感而发。九年后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将这首诗词手抄给南社盟主柳亚子先生。在当时,蒋介石集团控制着国家的舆论工具,共产党人被宣传成一群“土匪”作乱,就连被编入国军系列的八路军也被称为“土”八路,意即由土匪变成的八路。宣传归宣传,其实蒋心里清楚,共产党高层的领导者都是文化人。周恩来、朱德是留法的,刘少奇、任弼时是留苏的,至于毛泽东本人,蒋和他们集团的人早已领教过他犀利文笔的杀伤力。在我今日看来,毛选择此时发表九年前的这首词用意有二:一者,告诉社会,共产党人是一群忧国忧民的文化人,而不是草莽流寇。蒋倒是留学生,可是蒋的文章都是由“文胆”陈布雷代笔。而共产党的重要文件和毛的著作都是毛泽东亲自动手,不劳他人。二是告诉蒋,今日之共产党已非当年的共产党,是可以和你一争天下的共产党了,不要太过分了。以当时的情势来看,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蒋介石在国内外的威望很高,共产党人不可能把解放全中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毛泽东同志是怀着组建联合政府的诚意来到重庆的。如果“双十协定”不被蒋撕毁,谁也说不清中国后来的政局会如何发展?蒋介石有没有诚意呢?没有。这里一边谈判,那里一边部署“剿匪”。蒋在争取备战的时间,毛在争取和平的可能。毛没有把这首词交给报纸发表,而是以酬唱的形式给了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柳亚子先生资格老、毛的词在文化人中间不胫而走,最后才“被”发表。重庆《新华日报》仅仅发表柳亚子的和诗,第三立场的《新晚报》发表了毛的原诗。究其原意,这应该是毛泽东同志的智慧所在,以避免被人诟病有呈显之意,仅是个人之间的酬唱。至于如何见报?哪一天见报?见什么报?是否经过集体研究?见报前是否征询过毛的意见?等等,至今没有文字透露。我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政党,以中国共产党的办事风格来推想,在如此重要的决定中国命运的谈判期间,公开发表党的领袖的诗词,绝非个人行为,必定考虑过发表后的社会效果。果然,这首词一经发表就在山城重庆引起轰动。毛泽东的这首诗词雄奇阔远、大气磅礴,论景色皆大山大水,论人物都震古烁今。那是告诉人们,毛泽东有大气魄,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前途,既有深入虎穴的胆量,也有与蒋周旋的实力,更有虚怀若谷的心胸。二是要影响蒋集团的人。古人云,诗言志,诗品即人品。这是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儒家讲究人格的修养,孟子就要求人要养浩然之气。文章、诗词、书法、绘画,体现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人格。在儒家看来,品格卑污的人难以写出秋水文章不染尘。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诗人。蒋集团的人可能不会承认毛的政治主张,也可能不服气毛的军事才能,那好,论诗如何?!

明摆了,这是一种心理战。据说蒋首先就坐不住了。毛泽东从哪里来?延安。延安什么地方?不就是大漠边上土得掉渣的那个地方吗?我们从哪里来?南京。南京什么地方?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古都出才子,即如浙江奉化,一千多年前也曾经是六朝管辖。你毛泽东拿出这么好的诗词在我的地盘上显摆,这不是说我堂堂中华民国朝中无人吗?自古以来,政治家就争两样东西,权力和意气。权力,蒋有了,蒋要争意气。意气,毛泽东不缺,毛要争权力,为中华民族争生存的权力。毛以诗词的形式发出的是感慨,蒋以委座的敏感想到的是戡乱。据说蒋组织了好多文人,一边批判毛的诗词,一边也来写诗。用意很清楚,就是要在意气上把毛比下去。蒋在“双十协定”公布的第二天就秘令各战区加紧剿匪,很可能就是在看到毛的《沁园春·雪》以后。

前边说到蒋组织文人与毛泽东比诗,却也堪称热闹一番。但是这怎能比得了呢?蒋组织的那些文人们,要他们写写白体、西昆体、晚唐体这些馆阁的东西或许还可以,要他们抒发政治家的胸臆,岂非赶着鸭子上架?须知文学艺术这东西是最具个性的,没有愁而强说愁,说出来的便不是愁。毛泽东经历了秋收起义、井冈山割据、万里长征,火里趟过,血里滚过,九死一生如昨,豪情万丈未减,目标始终如一。而且毛泽东天生就有浪漫诗人的气质,政治家而兼诗人所写的诗其内涵就要深刻丰富得多。如汉武帝的《大风歌》,曹操的《观沧海》。毛泽东诗的沧桑感是非常强烈的,沧桑感就是历史感,非亲自有经历而不能有此感觉。但是有感觉未必有诗,有诗未必是好诗。浪漫气质决定了毛诗风格汪洋恣肆,这是一般以写诗为毕生事业的人永远难以达到的境界。重读毛诗如读史、如读人。那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并付之于实践的浪漫诗人。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读史 沁园春·雪 双十协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