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叶匡政:是什么造成了诗歌与作者错位

2011年10月20日 10:34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盛思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是什么造成了诗歌与作者错位?

 

著名诗人、学者、文学批评家叶匡政。

 

昨日,微博发起“晒晒你最喜欢的张小娴金句”活动,其中“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高频现身,且出处明确——出自《荷包里的单人床》。

大多数读者对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陌生,但这金句是否出自张小娴?在百度中搜索,该诗整首长达十个段落。其出处,有的则被注明为泰戈尔的《飞鸟集》。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谁?在如今的文学环境下,这种作品归属权问题的错乱时有发生。

昨日,著名诗人、学者、文学批评家叶匡政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源自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误差,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的传承。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究竟出自何处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作者究竟是谁?据悉,《读者》杂志2003年第14期上曾刊登过此诗,署名是泰戈尔,出处《飞鸟集》。但在泰戈尔的诸多作品集中搜寻,并未找到这首诗的踪影。而所谓的出处《飞鸟集》中,以短小作品为主,所以据此判断,这首诗出自其中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有网友表示,曾偶然在网上看到刊载这首诗歌的《读者》杂志2003年第14期上的引诗,是摘自同年第5期《女子文学》(现改名《女子文摘》)。但据《女子文摘》一位编辑透露,这首诗是从网上弄来的。

此外,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刘安武和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泰戈尔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吴文教授,都曾表示,自己没有在泰戈尔的作品中见过这首诗。

既然该作品并非出自泰戈尔,那么它出自张小娴的《荷包里的单人床》说法又是否准确可靠呢?对于这首诗的首创,张小娴曾认下。对于这首诗出处的问题,张小娴也曾表示,“一群阳明神农坡医学院的医科生把我的句子延续下去,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放在台湾的BBS网络上。自此之后,看到这段文字的人愈来愈多;于是,开始有人流传,说这其实是出自泰戈尔的笔下。别人都以为我是抄泰戈尔的,只有我和我的出版社知道我没有抄,这真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见与不见》并非仓央嘉措所作

事实上,这种作品与作者的错位现象并非仅此一例,就在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后的第二日,某刊物在官方微博上贴出《见与不见》这首小诗,并称其是著名诗人仓央嘉措的作品。

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出自于何处?经考证,《见与不见》出自一名为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来自广州。《见与不见》被误读为仓央嘉措作品后,很多媒体发表过澄清文章,但由于仓央嘉措的名气较大,更多人甚至愿意相信这就是仓央嘉措的作品。据悉,《见与不见》误认为是仓央嘉措作品是因为其风格与仓央嘉措的作品极为相似。

业内解读

“相似”可理解为一种文学传承

是什么导致了诗歌作品与作者的错位现象?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著名诗人、学者、文学批评家叶匡政,他表示这种“错位”属于文学考据的范围。“文学作品中类似的句式,很可能存在一种相互的影响,理解为一种传承。假设说泰戈尔之前说过这样的话,然后在他之后的作家读过,并受到了他的影响,作品中可能会带有一些类似的元素。这种情况在文学中较常见。 ”

叶匡政告诉记者,“MSN最早流传的段子,我发现其中很多是我曾在李敖书里面看过的,但这些资源共享后,网友会对这些名言进行改装,变得更符合时代气息,这就是所谓文学之间相互的影响。很多网友认为这话很好,于是就进行了加工,另一个网友再加工,最后这段话经过了反反复复地加工,可能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那么这样的著作权又属于谁? ”

此外,作家讲“采风”,以此寻找素材,但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采风变得相对容易,因为互联网上提供的信息就可以满足素材积累的要求。比如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创作出文学作品,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文学采风,而采风到的内容则属于作家所有。“一般是这样认定的,网络上的内容,倘若没有署名,就属于一种公共资产。若是有兴趣研究原创的话,最终也可能根据纸媒来确认,把它第一个刊登在纸媒上的算是掌握著作权。 ”

叶匡政认为,关于网络版权的认定是个全新的领域,很多作品属于集体创作的,共享是互联网的概念,传播更快捷,消除了等级化,而著作权的意识反而会减弱。“但对于很多作家来讲,当你受到别人影响的时候、你的句子来自于另一个人的时候,最好要注明出处,否则将被看做是污点。同时,在网络世界里,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每个人来讲都是考验。 ”

( 顾珍妮)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诗歌 见与不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