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代的不幸还是诗人的不幸
特兰斯特勒默得奖了,中国诗人们的欢呼更加显得悲情十足,诗人获得诺奖应该是全世界诗人的光荣,但中国诗人们又有什么样的充足理由认为自己是世界诗歌的一分子——无异于类似“生存还是毁灭”式的问题。
公开的报道说特兰斯特勒默生平作品的数量不足200首,中国微博上的诗人们寻觅得到的数字是163首,一个听起来和中国某网站关联度很高的数字瞬间就成了一个笑话在中国微博上传播着,可以想像的是,twitter(推特)网站上没有人会如此幽默地调侃一个诗人的作品数量,诗人就是诗人,诗人之于文学的分量与作品数量无关。
中国人习惯用“著作等身”形容作家、学者或者诗人,说明丰产的创作者才是值得被尊敬的。中国不缺乏诗歌的爱好者,更不乏诗人,他们与世界诗歌的关系却无法用有效的、准确的词语来衡量,中国诗人们就像中国的网络一样处于一套自我循环的文学诗歌系统中,外面的诗歌世界注定无法走入中国诗人的情怀中,中国诗人的存在自然对于世界诗歌界来讲也无甚意义。
当美国达人秀成为世界性选秀的模板后,互联网上能够看到的各国选秀节目中,总会有达人们用诗歌朗诵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某些国家的选秀节目里,几岁的小朋友用自己创造的诗歌倾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打动的也不止是现场的观众,互联网跨越了国界更跨越了民族文化,诗歌一瞬间被孩子放大到了人类共同情感的释放意义中,各国诗人会嫉妒孩子们的表演——纯真的表演居然也是诗歌的魅力。
当下的时代不是诗歌的时代,当下的是世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人们是多么需要诗人和诗歌的存在。“诺奖已有15年没有光顾诗人”,不知道是时代的不幸还是诗人的不幸。
比起中国的诗人们,其他国家的诗人们也没能做出对时代的积极回应。诗歌已经被时代抛弃,美国达人秀节目虽然被全世界拷贝,拷贝的只是秀场的方式,却没人拷贝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诗歌秀场,以美国普世价值文化体系为代表的世界观里一样没能给诗歌和诗人们留有生存的空间,诗歌的沉沦也就是一种必然。
诗歌和诗人们的生存需要社会空间,全世界范围内的书店都在走向萎缩的命运,读书方式的变革和诗歌存活的土壤之间息息相关,假如在城市和乡村里连朗诵诗歌的场地都没有的话,诗歌只能是接受沉沦的命运——全世界的诗人们都要接受的宿命。
中国诗人的宿命也许更值得一叹,面对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奖,中国诗歌界在做着先贤们预言的事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悲剧出诗人,也许中国诗人们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换个角度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证明了这是个伟大的时代。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