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新中国最早诗刊:《星星》“诗人万岁”

2011年10月09日 10:22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星星》诗刊的创立曾经缔造了一个辉煌。它于1957年1月1日诞生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天府之国成都,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刊。但是,《星星》创刊不久其最初的编辑人员与大多数第一批作者在其后的“反右”运动中一一被“打倒”,最后迫使《星星》于1960年停刊。1979年,改革开放的东风让《星星》重新焕发了生机,《星星》诗刊以及以《草木篇》为代表的一批曾被错误定性的作品获得平反。

1978年,不但《星星》以全新的面貌重出江湖,全国各地的诗人和诗歌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批年轻的诗人,经过漫长的冬天后,终于在这个诗歌的春天里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方向。1978年12月,北岛、芒克、江河、食指、舒婷、顾城和杨练等诗人在北京创办了民间文学刊物《今天》。《今天》以原始的油印版本一共出版了九期,主要刊登了食指、北岛、芒克、顾城、舒婷、江河、杨炼、方含、严力等人的诗作。随着79年3月《诗刊》转登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主流媒体第一次公开接纳这个“新丁”。随后成都、上海、沈阳、武汉、郑州等地的正式文学刊物上也纷纷出现了这种“新诗潮”作品。年轻诗人的活跃,标志着改革开放之后,“新诗潮”在中国诗歌界的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老一辈的诗人们也不甘寂寞,1979年1月号《人民文学》刊出艾青的长诗《光的赞歌》,此后臧克家、公刘等一批复出的老诗人也佳作频出,形成了独特的“归来者诗歌”现象,与“新诗潮”一起,形成了当时中国诗坛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星星-辉煌

《星星》刚一复出,就在中国诗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一场关于朦胧诗的世纪大争论。当时,“朦胧诗”方兴未艾,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诗作先后在《星星》上发表,这些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诗歌作品,与传统的诗歌大相径庭,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引起了诗歌界的种种非议。1979年,诗人公刘在《星星》上发表文章《新的课题--从顾城的几首诗谈起》,他痛心地忧虑着朦胧诗在历史观上的片面和情绪上的绝望悲观,希望大家帮助这些“迷途者”,以“避免走上危险的道路”,一场关于“朦胧诗”的大讨论由此展开。

公刘的观点得到了一批老诗人的支持,艾青指出朦胧诗的创作“排除了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了遮盖世界”的地步了,也就是说过分地强调的以“我”为中心,忽视了客观环境的存在。诗人丁力、鲁扬、李丛中也坚定地否定这股诗风,称之为“古怪诗”、“看不懂”甚至“不是诗”......最具分量的当属老诗人臧克家,臧老以他惯有的硬朗作风“来了就坐,坐下就讲,讲完就走”,义正词严地痛斥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面对老一辈诗人的非议,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朦胧诗人也毫不示弱、据理力争,不断在《星星》上发表自己新的“朦胧诗”,用诗歌语言和这些诗坛前辈进行对话。复刊后的《星星》见证了中国诗歌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观念大碰撞,迅速成为中国诗歌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讨论早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这场世纪大争论,却折射出当年人们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1986年《星星》诗刊发起的“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活动。读者参加投票的信件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最后舒婷,北岛、傅天琳、杨牧、顾城、李钢、杨炼、叶延滨、江河、叶文福等10人当选。

当年12月,为庆祝《星星》创刊30周年,《星星》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星星诗歌节”。10位当选的“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应邀参加庆祝活动,在成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诗歌热潮。《星星》诗刊的很多工作人员还记得,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入住的是成都花园宾馆,白天,诗人们在四川省作协的大楼里开会,会议室的门被严把着,门外挤满了狂热的诗歌爱好者,几个窗户也被人群堵得满满的。诗人柏桦因为没有收到正式邀请,进不了会场,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晚上,“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举行颁奖典礼。“我记得颁奖典礼是在文化宫举行的”梁平深情地回忆着:“那一晚,观众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甚至有人不断高呼‘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诗刊 星星 诗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