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80年代诗歌回想:诗人见面亮诗即是过招

2011年09月05日 08:4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许荻晔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植物嚣张。”海子对欧阳江河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诗人行走江湖的时代,见到同道,亮诗即是过招。当时海子来到成都,他跟欧阳江河说,这是他在成都最快乐的一天。那晚他说了很多话,其中就有这四字的成都印象。

欧阳江河霎时就认可了这个诗人:“成都这个地方潮湿,植物都长的比其他地方大一号,花都开得大一号。但他用了‘嚣张’。”

9月3日晚,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欧阳江河、西川、万夏三位诗人出席了《天南》文学双月刊举办的“80年代诗歌回想”活动,早报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他们。

北岛们发明了一个天空

1978年底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这份内部诗刊经反复加印,流传于全国的大学校园。《今天》上登载的被称做“朦胧诗”的新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诗人。

东方早报:《今天》对你走上诗歌道路影响大吗?

西川:我觉得对我影响不大。我是学外语的,课上老师带我们读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一学期就读4个人: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这种精读对我影响非常大。后来我开始写点诗,被中文系的同学说像朦胧诗,才知道朦胧诗这个序列。

我觉得北岛他们“发明”了一个天空,给晚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其实每代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关系,给后来者创造更好、更大的环境。

东方早报:上世纪80年代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欧阳江河:影响最大的书其实说不清楚,写诗不是具体学习的产物或对象,可能是很多东西藏在头脑、内心的角落,很黑暗的东西被光亮呼唤出来。

诗歌的话我喜欢卞之琳、冯至、戴望舒,讨厌徐志摩,觉得他太浅了,当然古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

西川:影响我的是两本书,一是《圣经》。我1981年进大学,“文革”刚结束,很多书市面上找不到。我在北大开架阅览室看到大名鼎鼎的《圣经》,每天都去读。另外一本是现在看来可能价值没那么高,但当时的的确确对我有影响的,是巴金的《家》,在那个时候确实影响了一代青年。

东方早报:上世纪80年代诗人地位多高?

欧阳江河:有一次,不知是谁把我的地址公布在一个刊物上,我回去后收到了3000封来信。那时候还有人冒充是我,去陕西骗吃骗喝,一直很顺利,还借了别人几十元钱,但当时我根本没去过陕西。没办法,我只好在诗歌报上发了一张照片,以证明这个人才是我。

那个诗歌年代很难被超越

1980年,老牌的《诗刊》杂志举办第一届青春诗会,第一届的17名朦胧诗人中有顾城、舒婷等中国诗歌史无法绕开的名字。西川与欧阳江河出现在第七届。

东方早报:对其他诗人的印象?

欧阳江河:北岛第一次来成都,到我住的地方吃火锅,来了一大帮子人,每个人都很热闹地聊天。但北岛总是不在,他就在黑灯瞎火的院子里散步、抽烟。我过去跟他说话,他说,我整个南方行唯一喜欢的就是这院子。我问为什么,他说,没灯光,没人跟我聊天。

东方早报:当时的诗歌环境是否比较宽松?

西川:当时北京的诗歌环境,我觉得有两点跟其他地方挺不一样的。一是不光是校园里,社会上也有一帮人写诗,包括看大门的、食品店的、没有职业的……一群人全在写诗。二是当时北京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文学、艺术起很大促进作用。我第一次喝到百利甜就是那时候,在友谊宾馆的一个派对里,组织者是一个诗人,问我们听说过博尔赫斯吗?我当时没听说过,但有人知道。他说我是博尔赫斯的朋友,就把我们都镇住了。

当时其实也不是很宽松,比如诗歌朗诵会、画展也常常被封掉。一次说在宣武区图书馆搞朗诵会,到那儿我一看大门锁着,我就知道有事,赶紧跑了。

东方早报: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西川:我们这一代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创造了历史,那种解放、激情,那些创造,对于社会或者个人都是非常难忘的。我也在反思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对或不对,指向什么地方,有效或无效。我有幸赶上了这个时代,非常有收获,也非常荣幸。

万夏:我觉得我有幸活在80年代。为什么有幸呢,因为当时你身边很多人,不管以什么时候的标准来看,都是天才,绘画、电影、诗歌……各领域都有天才、大师,我和他们在一起,是同代人。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有什么意义的话,它是一个高度,至于这高度到底如何,我觉得可能几十年或几百年后都很难被超越。这个高度往前面走就是唐宋了,它是又一个诗歌年代,50年,100年,也许都超不过它。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欧阳江河 诗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