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组委会成员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打工文学”在深发展情况
“农民工精神生活需更深层次关注”
《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
奖金设置创新高
记者:印象中,我国诗歌界有没有举办过类似以农民工为主题的诗歌大赛?
李自国:没有。这是全国第一次瞄准农民工群体的诗歌大赛,对全国诗坛而言是开创性的,将会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从奖金上来看,这次比赛设置的奖金也是前所未有的,全国文学最高奖项“鲁迅文学奖”奖金为1万元,这次比赛特等奖的奖金是2万元,而且前30名获奖者还可以落户深圳,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符合农民工的切身需求,体现了组织者对农民工的关爱。
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
深圳一直是“打工文学”的肥沃土壤
记者:全国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选择在深圳这全国农民工最多的城市举行,有何特殊意义?
杨宏海:打工诗歌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亿的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打工大潮,浩浩荡荡,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美国《时代》周刊曾用“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流动之一”来评述发生在中国的这种社会现象。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拥有最多外来农民工的城市,也是“打工文学”的发源地,这里有着农民工诗歌创作最为肥沃的土壤,在这里举办全国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无疑是最合适的。农民工们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通过诗歌比赛,给他们开辟一个文学成才、诗歌成才的渠道,无疑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诗人吴夜:
接纳打工文学有助解决其“圈子化生存”困境
记者:深圳曾被人称为“文化沙漠”,而“打工文学”偏偏是在这个城市诞生的,它能走到中国的主流文化系统里面去吗?
吴夜: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先生最早提出“打工文学”这个概念,20多年以来,打工文学经过众多打工作家群体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原生态文学形态,打工文学创作群体的不断扩大,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主流文学所接受。作为深圳一个打工者,一个在场的写作者,我亲身经历并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接纳、交流、融合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它的深远意义。
中国主流文化对打工文学有过两次大的举措。一是12位打工作家在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上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送了他们的文学作品,并领取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发的“入馆收藏证书”。有评论界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记载草根劳动者“心灵呼喊”的打工文学作品,终于庄严走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最高殿堂,与主流文化进行了一次“热情拥抱”。二是2007年东莞打工诗人郑小琼获得了人民文学新浪潮诗歌奖,体现了国家对打工文学的关注。
我觉得主流文学对打工文学的接纳,有助于解决打工文学“圈子化生存”的困境,给众多打工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创作空间和平台,使他们的写作能有更肥厚的文化土壤。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叶明华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