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如何让中国人高雅?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2011年09月13日 18:17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盛行贵族精神,那么中国的贵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逐渐消亡的?

宋襄公泥古误国,大意是宋国与楚交战于泓水,非得要按古礼等楚军过完河摆完阵,才开始战斗。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宋襄公这人太蠢了。但是,这个故事能反映宋襄公身上的贵族精神。春秋的时候,因为双方主体都是贵族,那时候连当兵的都是贵族,所以大家打仗的原则是点到为止,给足对方面子,并不以把对方赶尽杀绝为目的,一旦分出胜负马上鸣金收兵。

贵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自尊,即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尊严。

此外在自尊的同时自律,尊重他人,讲求共通的游戏规则。他们共同的信条就是荣誉。贵族是一个视荣誉重于生命的阶层,他们认为自己的血液是高贵的,绝不能用下三滥的行为来玷污自己的血液。因为重视荣誉,所以贵族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敢于承担,他们身上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承担精神。

承担和贵族精神挂钩,对今天的国人似乎难以理解。因为现在中国人认为贵族只意味着特权。其实真正的贵族精神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在享受种种特权的同时,也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或者是为自己的君主,不惜献出生命。

先秦时期,贵族的气质是雍容、高贵、高雅、从容。到了后来,先秦时代的这种贵族精神,随着后来皇权势力的不断膨胀而日渐衰减.

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贵族精神

为什么中国贵族的这种精神失落得会这么早呢?这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当中,把原来国家的贵族基本上都给杀掉了,那些没有被杀的,或迁徙或流放。因为秦国的专制制度发展得特别早,所以秦国的贵族的特权早已被取消,与平民一样,都是皇帝的奴仆。因此,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中国的贵族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消亡了。没有了贵族这个阶级,贵族的精神文化也就渐渐消亡。

贵族精神的消失,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等级森严的制度也随之消失,天生的世袭思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民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贵族阶层毕竟是培养贵族文化的最好土壤,平民阶层无法提供这样一个生长环境,所以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精致,自然就丧失了光彩。

秦始皇好歹还是个贵族皇帝,而自刘邦之后,许多的开国皇帝都出身平民,甚至大部分是出身于平民中的“流民”,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现象。比如,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他是织席小贩;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卖鞋为业;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穷困潦倒;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可用“赤贫”两个字来形容。

在贵族社会中,权力斗争、政治斗争,甚至是军事战争中,彼此都会留有余地,行事比较温和。到后来却成了斩尽杀绝的封建社会政治斗争了。因此,后来中国的历代皇帝,在他们的精神层面上,不要说离贵族精神遥不可及,连基本的人性都达不到,以至于后来有这样一个标准:谁在封建社会政治斗争中心慈手软,谁就是懦弱,懦弱是可耻的。当然没有人会去懦弱,于是他们也就继续进行着那种没有人性的封建社会政治斗争。

主流价值观功利色彩浓厚

贵族精神如要大面积养成,则必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那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在对GDP的狂热追逐和功利主义的笼罩之下,“精英人群”要想养成“贵族精神”,成为真正精神意义上的贵族,则需要长期修行,培养核心价值观,保持自我尊严去融入社会,以“贵族精神标杆”来衡量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得到普罗大众的价值认同。

可直面当下,权贵阶层良莠不齐,甚至为富不仁,仇富心态虽备受鄙夷,却普遍存在。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创富者需要更多地自律和自省,创富过程是否问心无愧,能否令自己保持生命的尊严,守住完整的人格。如每个创富者都能日日三省吾身,真正的贵族精神才可能兴起。

古今中外,人们总是向往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上流社会如果仅用财富作为标签,其中人们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不能获得尊重和景仰,那么社会心态就会被扭曲。先行一步的创富者,只有当他们的行为举止能够为人楷模的时候,才会被广受尊重。那些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人方能展现贵族精神。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皇帝制度 精神失落 精神支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