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专访叶开:课本已进死胡同 小改根本没用
上海作家叶开
核心提示:“教材改编所有内容被限定在‘爱国主义’等二十多个框架中。”上海作家叶开就当下语文教科书的问题接受凤凰网文化专访,他大声呼吁要求教科书不能受控于框架;他痛陈教材编写者读视野狭隘,“很多编者都是从《读者》类杂志挑一些非常糟糕的文章给孩子读。”叶开希望有关部门痛下决心放开手脚,将教科书真正作为语文学习的引导,拓宽孩童视野,培养有想象力的人才。
意识形态先行应让位于文化传承
凤凰网文化:你曾提到初中级语文课本被限制在各种框架中,甚至为此杜撰各种故事,能否介绍一下你认为最荒诞的几篇?
叶开:现在全国中小学的教材更选模式,主要是转向“组团编辑模式”,就是说它先有一个主题,然后找几篇课文来刊发这个主题,比方说这个主题如果是爱国主义的,那么它就是找几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来说明爱国主义。
但是很多文章就是杜撰出来的。比如俄罗斯航天员返回地球,最后只有70分钟跟家人告别的故事,其实2008年有普通网友发现这个属于杜撰,《新京报》在11月也曾做过一个小专题,采访过像叶永烈这些作家,基本上确定是一篇完全杜撰的课文。
这种课文其实很多。我现在就发动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来找,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大家一起才可能去伪存真。
凤凰网:篡改是否当下我们文化单元的一个惯例?
叶开:无论是哪一个文化领域都是这样,我们的教材首当其冲。更让我觉得尤其遗憾和沉痛的,是教材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过多篡改,使得文化基本传承功能被隔离,被消失。
我和我的孩子年龄相差30多年,现在他们的课文跟我们过去没有任何两样。比方说以阶级斗争这样的角度来选文章,《刘姥姥进大观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是《红楼梦》选的,但可以算是《红楼梦》最没有意思的一个章节。但为了说明阶级斗争、贫苦人民、封建社会冤案等,完全是主题先行,把《红楼梦》这么伟大的一部作品肢解成如此可笑的小小部分,孩子们以为原来《红楼梦》这么可笑,就不读了。
课本最重要是人道主义 教育应培养个性思想
凤凰网文化: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课堂知识不应该是说教,应该告诉学生社会发生了什么。民国老课本被认为编写透着“仁义礼智信”和“情趣”,我们应该从民国老课本里学些什么?
叶开:最重要的就是人道主义教育,我们首先要强调,教育就是面向人服务的,是人道主义,而不是狗道主义,兽道主义。你要培养活生生的,有个性思想这样的人才,就必须围绕着这个角度来进行教材的编写。民国时代它当时也有它比较相对明确的主题,一个是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型的人才,为中国当时的这个文化建设和国家的复兴做铺垫,很多伟大的教育先行者,他们都是这么实现的,所以他们也是非常成功的。
民国时期具体编写的内容,可能不见得每篇都合适我们现在,但是我觉得面向人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差异化的教育,尤其说培养独立,有思考能力的个人的这种教育,至今他们编写的思想,仍然超过了我们现在的编写思想。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