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史铁生逝世 > 正文
反击非典特别对话之史铁生:经受痛苦所以乐观
2010年12月31日 09:26 北京娱乐信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的生活仿佛都发生了停顿。身边的人可能会突然离去,自己也面临不可知的未来,同时,很多人的行为也在感动着我们。这时,我们选择与作家对话,他们平时可能离我们很远,但常年的写作和思索,使得他们离生命的意义很近。或许他们,能给我们一些鼓励、一些答案。

他坐上轮椅已经31个年头,写作生涯已24年;他用150万字的小说、散文和剧本讲述了

关于病痛、死亡、生命的思考;曾经有一个评论家说:“他是最爱笑的作家。”

他就是北京作家史铁生。有人说,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和史铁生对话的那天,恰好他不用到医院做血液透析(俗称洗肾)。从1998年开始,他每周三次要到医院接受这种治疗,来对抗尿毒症。透析使他的身体永远缺乏足够的精力,这么多年来,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采访。但那天,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在非典时期,他应该说点什么。

道理显得微不足道

记者:知道您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

史铁生:在特殊时期,我愿意说点什么,不过主要是谈非典的事。

记者:为什么?

史铁生:在这个时候,战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人。与他们相比,作家的小道理显得微不足道。

记者:北京的非典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人们应该怎么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史铁生:我觉得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要镇定,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靠的是人们良好的心态和科技解决问题;二就是听从指挥,抗击非典我们应该服从大局;三就是对医护人员的尊敬与理解。

记者:您以前经历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

史铁生:我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灾难,但是心里很平静,这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很习惯了面对死亡,自然不觉得可怕。我去做透析的医院近日就要成为治疗非典的定点医院,我们这些做透析的病人该怎么安排,我们也不知道。但首先要做的是服从这个安排。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什么,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人要乐观一点。

命运对我非常善待

记者:您的肾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史铁生:最早发作实际上是在1980年,一次突然的急性肾衰竭,还是跟我的下肢截瘫有直接关系。可手术居然就让我坚持了18年不用做透析。所以说,命运对我还真是非常善待。这样到1998年,我开始做透析,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隔一天去一次医院,一做就要花大半天时间。

记者:透析之后您的生活与写作相比之前,是不是有了很大不同?

史铁生:太不一样了!现在就是不透析,而且还得是在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也就是上午能写两个多小时,然后下午多少看一会儿书。如果再多干一点,血压马上就会高起来。

记者:您是怎样坚持了这么多年?

史铁生:说到这里,我倒是可以给人们一些经验之谈,我21岁就不得不躺在病床上,心情很坏,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但是当时医院的王主任对我说:“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间看看书,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人们是很少有这样的时间的?”可以说,这些话对我来说是终生受益。

经受痛苦,所以乐观

记者:虽然经受痛苦,但您最终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史铁生:写作的时候,可能不见得那么乐观,因为感觉到了问题和困惑。但在生活中,你既然选择了活着,干吗要痛苦地活着呢?

记者:有人说,您一直用您的作品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已经写过:我就是活出了一些“问题”。这些生命的疑问,或者关口,其实无论古今,人人都是要过的。

记者:作为作家,您有没有想过要创作这方面题材的作品?

史铁生:暂时还没想过,文学创作不同于别的文艺创作,真正的文学,存在着一个巨大而无限的空间,那就是灵魂的空间,这需要生活和时间的沉淀。

信报记者陈汉辞

感谢史铁生

采访后的几天,史铁生的妻子告诉我,“刚放下你的电话,他就趴下了。”这句话扎在我的心上,为自己采访他的那两个小时。当时,电话这头的我争分夺秒地想多问几个问题,而电话那头的史铁生也在坚持着回答。

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史铁生曾说:“战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人。”那我就代替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向史铁生和他的妻子真诚地说声:谢谢!

点击史铁生

●历程

他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

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北京清华大学附中六七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到陕西延川县插队。一次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之后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直到1972年,史铁生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在做了几年临时工后,1979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史铁生又患了严重的肾病,多亏手术顺利完成,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

1983年,他创作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当年度“青年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6年,史铁生被北京市作家协会聘为合同制作家。

在史铁生众多的优秀作品中,《我和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影响是最大的。

●支柱

三个人给予的精神力量支持他走到现在

母亲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我和地坛》

妻子

记者:你在这么多年生病的状况下,本身在生活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又写了这么多东西。你的妻子应该给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她本身也是翻译家,是否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史铁生:那是。尤其我肾坏之后,其他的事情我都不管了,我可能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透析、睡觉,有精力的时候写东西……因为透析把你血里的营养也透走了,它没有善恶的选择,只有分子大小的选择。透完析就特别累而且饿,然后就吃,等身体补起来了,毒素又够了,又得去透了。——《南方都市报》

霍金

史铁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

●阅读

对话的最后,史铁生说他想说的话在他的书里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病隙碎笔》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病隙碎笔 编辑:刘嵩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