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莱辛:我贴上过一切可能的标签 而我自己从未改变

2013年11月18日 03:09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吴海云

五十年的写作丰碑

在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莱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她的风格与题材始终转换不停。在研究者看来,莱辛的写作大致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的50年代。在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之后,莱辛创作了以五部小说构成的《暴力的孩子》组曲。在这些作品中,莱辛阐述了她热情而又激进的社会理论;与此同时,一种将在日后确定莱辛文坛地位的思想元素也暗暗抬头——那就是女性主义。这一系列小说描绘了女主人公马莎?奎丝特的觉醒与解放,字里行间蕴藏着一种迫切的、先锋性的女权意识。

第二阶段则是上世纪的60年代。莱辛开始在写作中尝试大量的实验写法,以此来解剖人们的、尤其是女性的想法;很多时候,莱辛的解剖具有令人惊悚的文学效果。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出版于1962年的《金色的笔记》。该书分五个小节,记叙两位单身母亲(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和事业;而各小节之间夹有一串“安娜的笔记”。这些笔记片段以笔记本的颜色(黑、红、黄、蓝、金)命名,分别记录着女作家安娜过去的非洲经历、与政治生活相关的事件和体验、一篇正在构思的小说、以及她当时的生活。

很显然,这本厚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娜便是作家本人的化身。她所记下的笔记没有太多的多愁善感,只是铁了心地向往自由生活。欧洲的女性主义者公推安娜做她们的代言人,集体抵制那种“从禁锢在小阁楼里的童年到消耗在相夫教子、买菜烧饭的青春”的传统命运。莱辛也由此成为了当时在欧美国家蓬勃兴起的女权运动的标杆人物。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莱辛将她的文学实验转向了另一个领域。她突如其来地迷上了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并将笔锋转向科幻小说,出版了《天舟座老人星:历史档案》系列。莱辛本人对她的科幻小说似乎非常满意,曾经不止一次地向媒体表示《天舟座老人星:历史档案》系列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然而,大部分文学评论家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莱辛压根不适合写科幻小说,其“转型”简直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美国资深评论哈罗德?布鲁姆是其中最激烈的一位。他向美联社记者表示,莱辛在七八十年代的作品简直让人读不下去,是“四流的科幻小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莱辛没有涉足科幻,应该早就可以摘下诺贝尔。

而瑞典文学院似乎站在评论家这一边。

反女权主义的女性主义标杆

在评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时,瑞典学院给出了这样的判词:“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他们只字未提莱辛的科幻小说,反而将作家写于45年前的《金色笔记本》单独罗列了出来,称它是一本“先锋性的作品”,是“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男女关系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

是的,诺贝尔把莱辛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先锋战士来奖赏;可这对于莱辛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因为《金色的笔记》,莱辛无可争议地成为英国最年长的女性主义“代言人”;但自从那本书出版以来,莱辛无时无刻不想着摆脱那个恼人的头衔。

是的,莱辛非常不希望被视为“女权主义者”。在一次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莱辛说了这样一段话:“女权主义者希望从我身上找到一种我其实并不具备的东西,那种东西其实来自于宗教……他们希望我能说这样的话:‘嗨,姐妹们,我与你们同在。我们共同战斗,为了迎来一个再也没有臭男人的金色黎明。’他们发表的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宣言无聊至极,但那正是他们想要的。我对他们无比失望。”有女权主义者询问她,是否认为战争都是男人发动的,她幽默地回答道:“我并未发现女性成为首相后,会特别爱好和平。”相反,她表示,一些最糟的罪行是女人干的。

女性主义运动中的吊诡由此出现:人们视《金色笔记本》的作者为女权主义的开路先锋,然而那个作者本人一点都不想成为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英国同行,她甚至不想效仿弗吉妮亚?伍尔夫(尽管莱辛对于伍尔芙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耿耿于怀)。在莱辛的世界里,女人的不幸可以解剖,但不可以用来控诉。她的人生信条是:寻求自由的女性必然要付出代价。她没有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男人——尽管那些男人可能入不了她的法眼。

在2001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莱辛发表了一场大胆的演说,公然指责如今的女权文化“懒惰而阴险”。她说,如今的女权主义者喜欢将男性被定义为没有思维、行尸走肉一般的垃圾,而这样的浅薄让她无法忍受。在她的最新科幻作品《裂隙》中,女性被描绘为一群懒惰而散漫的物种;那个只有女性的世界不得不引入充满探索精神、敢于冒险的“男人”,才能避免衰亡的厄运。

这就是多丽丝?莱辛,一个坚定的“反女权斗士”——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不管这位作家本人怎么否认,她确实是在与广大女性“共同战斗”;不管是记录下女性日常意识的笔记本,还是描述女性社会的科幻小说,都证明了她的战斗。只是莱辛太聪明了,无论是她天赋的才华,还是她个人的经历,都让她在很早之前就明白了那个自相矛盾的事实:即使是她这样的聪明人,也是一个永难平衡的性别社会的产物。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莱辛 诺贝尔 诺奖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