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企业探讨“美美事件”后如何公益:亟待透明与专业

2012年02月06日 09:08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黄英男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本报讯(记者黄英男)2月4日至6日,201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二届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年会特别设计企业公益论坛环节,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汤敏,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等人将共同就“美美门事件后企业如何做公益”展开探讨,从企业如何看待“美美门”事件的冲击、公益机构专业性与透明度如何体现、企业如何参与公益能协助营造出更好的公益环境、让社会组织更为专业地发展等方面,共同为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公益寻找答案。

相关新闻

2011中国法治蓝皮书发布“药家鑫”“郭美美”入选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李婧)今天上午,2011年度法治截面史——《法治影响生活·2011中国法治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向媒体和公众发布。

《法治影响生活·2011中国法治蓝皮书》由检察日报社发起并编制,由检察日报社旗下媒体正义网、《人民检察》杂志、《方圆》杂志、最高检影视中心等共同参与编制。自2005年以来,中国法治蓝皮书连续7年与公众见面,已形成品牌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发布的《法治影响生活·2011中国法治蓝皮书》分为人物篇、法律篇、民主篇、倡廉篇、反腐篇、热词篇、网络篇、公益篇、舆论监督篇、财经篇、文化篇、传媒篇等12个篇章,从不同角度记录了2011年发生的重大法治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点评蓝皮书人物篇内容时表示,“郭美美”的名字成为了我们评价的个案,但是我们的注意不能停留在郭美美这样个体的名词上,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个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整个社会的公信力。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的也许不是物质,也许不是金钱,我们最缺乏的是缺乏社会的共识,缺乏社会的公信力。当一个社会在社会公信力的坚定的意志和理念上出现了不确定性,这个社会是最危险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点评蓝皮书舆论监督篇和传媒篇时称,“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它到底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想它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社会沟通的方式,也释放着普通老百姓和普通草根的社会话语权。自媒体的出现,其实是架构在社会关系资源上的传播形态,它所带来的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重组,以及由这种重组带来的社会资本的重新的分配。”

记者看到蓝皮书基本上囊括了去年媒体关注的所有与法律有关的事件。其中,郭美美、药家鑫、高晓松、李天一入选人物篇;足坛反腐、张敬礼、王纪平入选反腐篇;李昌奎案、双汇瘦肉精风波入选舆论监督篇;《新工伤保险条例》《发票管理办法》《拆迁新条例》《刑八》入选法律篇;楼市入冬、电信业反垄断调查入选财经篇。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友成 公益机构 亚布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