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诗人商震:“梨花体”“羊羔体”与诗歌艺术无关

2012年05月29日 11:02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刘 洋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诗刊》副主编、著名诗人商震认为,当下诗歌发展不亚于盛唐:

诗歌,这颗文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在当下很多人看来已经是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但在《诗刊》副主编、著名诗人商震看来,则恰恰相反。5月19日,商震在“中原诗群高峰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下诗歌的发展不亚于盛唐。

目前中国诗歌,可用“蓬勃”二字概括

谈到目前中国诗歌的发展现状,商震用“蓬勃”概括。他说,目前各地民办的诗刊越来越多,比如河南的《河南诗人》、《大河》等,大概有上百种。此外,网络的发展激发了很多人写诗的激情。现在我国的诗歌产量要大于唐朝,每天诞生上万首诗歌并不是虚妄之言。可以这么说,当下诗歌的发展不亚于盛唐。

不过商震也坦承,现代人对诗歌和诗人有偏见,总觉得诗歌不如小说、影视剧来得过瘾。他说,诗歌的本质是“我诗写我心”。诗歌是情感的释放,写诗是在“找知音”,而不是“找读者”。很多诗歌的产生在最初是没有生产目的的,而是当诗歌创作出来后,诗人的情绪渲染和世界观的流露感动了他人,才使诗歌产生了社会功能。我们爱祖国、爱人民,那么我们的作品诞生后就会有良好的社会功能,这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内容是吻合的。

诗歌,是为了让人们在富裕后能够高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诗歌的功用是否还存在?商震表示,诗歌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当下就是为了让人们懂得为什么要发展经济,为了让人们在富裕后花钱能够花得高贵和有尊严。在这方面,诗人功不可没。因为他们一直在不被完全认可的情况下坚强地生存着,然后用对生活和生命的敏感感悟进行创作,使作品和人格得到锤炼,从而走向经典。他们对社会“爱之深,痛之切”,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梨花体”“羊羔体”与诗歌艺术无关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梨花体”“羊羔体”等现象,商震说,这些事情不是在诗歌精神指导下的艺术研讨,而是有幕后推手的社会事件炒作,与诗歌艺术无关。我们不要因为网络上的这些事情嘲笑诗人,反而应当嘲笑那些炒作事件的始作俑者,让他们感到羞愧。

河南出现大诗人指日可待

谈到中国诗歌的走向,商震表示自己不敢妄言,但他也提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他说,今后的诗歌创作手法会更丰富,审美角度会更广阔,吸纳的各种文化信息量也会更大。

不止一次来到河南的商震表示,自己对中原这块土地充满敬畏。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是诗人必居的地方,也会给诗人增加很多自信。近年来,河南的诗歌发展对全国诗坛有很大触动,河南诗人值得骄傲。不过,河南诗人的群体很庞大,但领军人物目前在全国不算突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河南出现大诗人指日可待。”记者刘洋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商震 梨花体 诗歌艺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