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成名前:父母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
苏珊·桑塔格
她是学者,作家、诗人,是以书写、话语来标明自己身份的知识分子。言论介入社会生活,完全从个人体验和价值判断出发来发出自己的独立声音,不代表任何集团的利益。
今年5月,苏珊·桑塔格日记《重生》在中国出版,麦田出版社推出第一部。
日记记录了她的成长与蜕变。我们这些曾经或将要追随桑塔格的读者,是幸运的。
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我透过写作来定义自己———一种创造自我之举———也是成为自己的过程———透过自己、与我所欣赏的作家(不论在世或已逝)以及与我理想中的读者之间的对话。”
SusanSontag 1933-2004
1933年1月16日出生曼哈顿
一直由祖父母抚养。父母常年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
1950年结婚、学习波士顿-伦敦-巴黎
考上柏克莱加州大学,与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结婚。两年后,移居波士顿,诞下儿子戴维,同时考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英语及哲学双硕士学位。
1957年,拿到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四个月后转赴巴黎大学,结识了一批先锋艺术家,组成了由摇滚乐、新浪潮电影、新小说写作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新兴欧洲文化圈。
1959年离婚纽约
离婚。完成小时候的梦想,在《党派评论》那类文化杂志上发表作品。
1964年《坎普札记》 纽约
《坎普札记》被《党派评论》刊载。在《反对阐释》中,她提出了一生为之抗争的主张:显露真相,反对对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化和冷漠。
1976年患病医院
患癌症住院,发表作品《疾病的隐喻》,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
1993年《等待戈多》 萨拉热窝
导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在《萨拉热窝等待戈多》一文中写道:“演一出戏,对当地戏剧界专业人士来说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这使他们成为正常人。”
2001年9·11事件纽约
年近七十的她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2004年12月27日逝世纽约
逝世的消息传来,了解她的人为之感慨不已。如翻译家黄灿然所说,“人们失去了评估未来美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个清晰尺度。更少了一个如此清楚冷静并具有良知的人”。
1957年12月底,苏珊·桑塔格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日记是用来表现我个性的工具。它代表我是一个在情感和精神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人。因此(唉),它根本不是单纯记录我的每天的真实生活,而是———有许多则日记正是如此———提供了与我实际生活不同的其他可能性。”其时,桑塔格24岁,已婚,一子,远在巴黎留学,正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感情漩涡,对方是她早年的好友哈丽雅特。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