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农民工诗人讲述中国外出务工者酸甜苦辣

2012年02月22日 11: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成军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杨成军(资料图片)

“我没有多想,我把平常的东西写出来,把农民工对家人、妻儿的爱写了出来,也许这就是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吧。”来自中国东北吉林省的农民工诗人杨成军21日这样告诉记者。

从辍学的中学生到农民,从外出务工者到电视选秀达人,从普通文学爱好者到能够在中国最权威文学出版机构出版诗集的作者,从默默无闻的木工到视频被网友点播10万多次的“草根明星”——这样的人生轨迹,48岁的杨成军不曾想象。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的诗能结集出版。”杨成军面对镜头时这样感慨,眼中噙着泪水。据悉,作家出版社已同意出版杨成军的诗集,双方日前签署了合同。

杨成军告诉新华社记者,写诗就是想让人们了解外出务工者的生活。身为农民的杨成军已在城市打工十多年,深知其中的辛酸。

中国开始于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国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建筑工人的主体。然而,一个沉重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很多外来务工者工作环境和待遇糟糕,难以融入城市的主流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只上了一年高中的杨成军辍学回家,干起了木匠活,为乡邻盖房和打家具。80年代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黄金年代。杨成军在干木匠活时也渐渐喜欢上了诗歌,并开始尝试写诗。像很多同时代的文学爱好者一样,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被刊登出来。

回忆起来,至今仍令杨成军有些自豪的是,他为参加一个文学创作比赛而投寄的诗作《天空下》被当时出版的一本当代爱情诗选《爱情自白》收录。尽管,他也向记者承认,这首诗的发表并没有带给他稿费和更多的关注。

杨成军回忆说,大约在1988年,他在一次投稿被拒后决定不再写诗。编辑在回复中指他的诗像是在模仿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23-1849),“缺乏新意”。这令杨成军颇为难过,他一气之下将诗稿撕得粉碎。

“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裴多菲是谁,等我买了一本关于他的书回来读过才发现,我们的风格真的很像,都是叙事诗。”杨成军说。

大约在1996年,已经结婚并有两个孩子的杨成军为了给孩子挣学费,加入外出务工者大军,到省会城市长春的建筑工地上干木匠活。在外务工的艰辛与孤独不时涌上杨成军的心头,他又慢慢开始写诗。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视频 散白 诗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