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萌:一个诗人在路上

2011年09月22日 10:3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郑诗亮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张萌,七〇后,松江人,在松江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作。闲暇时写诗。

张萌,七〇后,松江人,在松江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作。闲暇时写诗,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北京文学》、《延河》、《厦门文学》、《文学报》等报刊。有诗集《在一支芦苇上行走》。

张萌开出租,也写诗。他是松江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员,同时也是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还是“华亭诗社”的副社长——“这个诗社是我们松江一些诗友自发组织的,相当于一个文学圈吧。平时有诗人前辈过来做一些指导,大家常常在一起切磋琢磨。里面什么人都有,有医生,有公务员……”说完了这些,他补充了一句,“不过开出租的,就我一个。”

已经有好些媒体采访过张萌了,接下去这个数字还会增加。“网上搜一搜,已经有一百多个网站有新闻了,下个礼拜中央电视台还要来。”这语气是自豪的。不过,接下去复归平静,“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开我的车,有了空,就阅读和写作。”其实还是有改变的,过去是做一休一,早上七点钟出门,与同事交接班,然后过街穿巷、兜兜转转一整天,凌晨一点钟才回家。第二天,要睡到九十点钟才能起床,然后先得照顾好马上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儿,再处理好家务琐事,最后才轮到属于自己的读和写。现在改成每天下午五点上班,凌晨一点下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之以前稍多了一些,也就是说,阅读和写作的时间也随之多了一些。“对我来说,读书是很重要的事情,无法想象一个不读书的诗人能写出什么优秀的作品来。”每天在路上那么久,张萌看到了好多一般人可能永远也注意不到的情景,诗歌成了他用来表达自己见闻情感的最佳方式。

有不少报道提到张萌时,都冠之以“的哥诗人”的称呼。张萌有些无奈:“其实对我来说,开车是开车,写诗是写诗,虽然我会把我开车时看到的一些情景作为素材写进诗里,但这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在这两件事情上,他几乎投入了对等的热情。他已连续六年没出过事故,车厢里挂着上海出租车“四星级”驾驶员服务卡和中华总工会颁发的 “工人先锋号”,这份荣誉在松江区是少之又少的。同时,他的读和写也从未停过——“现在回看我的第一本诗集,写得还是比较粗糙的,只能说是习作,这几年下来,和朋友交流,自己也读了不少好的外国诗歌,技巧上还是有不小进步的。”他称赏王昌耀,刚刚出版的《昌耀诗全集》摆在他的案头,常常翻阅,外国诗人中,他喜欢保罗·策兰,也欣赏特朗斯特罗姆,这位名字稍显拗口的瑞典诗人,北岛曾形容他“黑暗焊住灵魂的银河”。

摄影 徐晓林 撰文 郑诗亮

十问Q&A

Q: 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 一千册左右。

Q: 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 中学那个时候汪国真特别流行,买过一本他的诗集。

Q: 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 《当代国际诗坛》。

Q: 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 几乎都在网上买。松江没有什么像样的书店,网上买很方便。Q: 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 两百块左右。

Q: 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 《别处的意义:欧美当代诗人十二家》。

Q: 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 听音乐。比较喜欢一些欧美的、韩国的抒情音乐。

Q: 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 纸面的为主。我还是喜欢那种手感。带一本在车上,翻

起来也方便。

Q: 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 昌耀的诗集。还有保罗·策兰的诗集。

Q: 如果让您只带一本书去某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 《追忆逝水年华》。

(东方早报 郑诗亮 2011-09-04)

[责任编辑:王雅楠] 标签:张萌 诗人 诗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