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节日 > 相关资料 > 正文
云南一村庄因贫困重男轻女成光棍村
2010年11月10日 19:30 云南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通讯员 周均虎

近来,笔者在农村采访中发现,适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令人担忧。以宣威市文兴乡文兴村委会赵家村自然村为例,该村30岁以上还没有娶妻成家的男青年就达40多人。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状况呢?记者作了进一步了解。

这里有个光棍村

近几年来,与城镇相比,农村男青年婚恋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边远落后的贫困山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在赵家村记者了解到,这些大龄男青年有的30多岁,有的已接近40岁,因为难以成家,他们常感到很无奈。这些大龄男青年有的长期随父母生活,有的只能孤身一人,独自生活。

当笔者问到该村一位姓赵的大龄男青年说,你今年已经37岁了,为什么至今还没娶媳妇成家呢?他十分无奈地回答说:“不是我不想找,而是根本找不到。像我这样的条件,谁又愿意嫁给我啊?现在娶个媳妇真难。”他接着说道:“在我们村附近,年纪相当、在家的女青年太少了。”笔者了解到,该村也好,附近村的大龄男青年也罢,说法大致一致——不是不想娶媳妇, 而是娶不到媳妇。有的人也曾经想方设法娶媳妇,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中途便告吹了。有的多次请亲戚、朋友、熟人或媒人帮忙,但也没什么结果。有的四处打听,多方托人,甚至从20多岁起,就找到现在,就是娶不上媳妇。

贫困是娶妻难的主因

该村“两委”负责人还专门介绍说,男青年难找对象的情况在老黄梁子自然村特别突出。该村位于海拔2050米的高山上,不仅是十分典型的贫困村,还是一个极为有名的“光棍村”。该村属高寒冷凉山区,山高坡陡谷深,道路崎岖难行,生存环境恶劣。加之土地贫瘠,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虽起早贪黑终日劳作,却只能长期过着“种一坡坡,收一篓篓”的生活,增收致富困难。

目前,该村共有农户105户480人,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这个村子里的女青年,大多不愿意嫁在本村,有的早早嫁到外村,有的长期外出打工后远嫁他乡,而外村的女青年也不愿意嫁到本村,致使村中的男青年只能打“光棍”。对他们而言,娶妻、生子成了一种奢望,长期下来,性格变得孤僻和怪异,自身生理、心理、精神压力极大,其家庭也受到影响。近几年来,这个村的男青年很少有娶到“媳妇”成家的,据统计部门数字显示,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该村人口一直呈现“负增长”状态。

农村许多男青年娶不上媳妇,已逐渐演变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否解决好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男女性别歧视酿“苦果”

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一些农民群众由于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影响,有的家庭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妊娠行为;有的家庭即使生了女孩,也会忍痛送人领养;甚至有的家庭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强行超生、躲生、偷生,不生男孩誓不罢休,种种结果导致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甚至失衡,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众多大龄男青年的出现。

此外,一些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或发达地区,家中只剩老人、儿童及部分已婚妇女,适龄的女青年少,造成一大批农村大龄男青年难以成家,这种现象是社会的一大隐忧和不稳定因素,应引起农村基层组织、相关部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多方入手破解难题

笔者认为,着力解决发展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须从几方面入手: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搭建农村未婚大龄青年婚介平台,拓宽农村青年找对象的渠道;大力宣传和倡导婚育新风,参与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男女平等,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正确引导人们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全面引导和规范农村生育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人口素质,有效遏制和控制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的现象;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切实做好医学监护和孕前服务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女性婴儿的法律保护地位,有效控制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的发展趋势。

(本文原发表在2010年8月9日云南日报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周均虎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