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周有光:有入世思想读出世文章

2011年02月07日 11:50
来源:北京青年报

  106岁再推新作《拾贝集》———

本报讯 继去年《朝闻道集》问世之后,今年106岁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再推新书《拾贝集》。这本百岁学人的读书笔记,将于近日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推出。其中收录文章92篇,包括他常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

谈及该书出版缘由,周有光在《拾贝集》前言中如此写道:“我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至今二十年。老伴去世,独居斗室。独居并不孤独。阅读古今中外书刊,随时笔记一闻一得,活跃了我的独居。”加之“斗室并不清冷”,“电视和电脑使我知道国内外时事变化,亲友和记者来访,畅谈古今人事成败,热闹了我的斗室”,原本“写给自己查看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见”,被一位小辈亲戚“翻看”,并被认为“十分有趣”,亲戚后促成了“休闲读物”的出版,题名《拾贝集》。

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集“清流拾贝”,第二集“浊浪淘沙”,第三集“以史为鉴”。记者从出版社了解到,该书话题宽泛,包括《错过胡适一百年》、《伪科学和假教授》、《日本小孩少于狗》、《动物的恩仇意识》、《冥王星下岗》、《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等方方面面。

在《桃花源记》的读书笔记中,周有光谈及自己是有着“出世”潜意识的“入世之人”。“《桃花源记》的思想是出世,走出世界、安居古代。我的思想是入世,走进世界、追赶现代。《桃花源记》跟我的思想完全相反,为什么我也喜欢读它呢?其中道理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原来,我生活在传统思想之中,出世早已成为我的潜意识。我的入世思想是后来从书本中学来的,只是包在潜意识外面的一层薄膜。所以我虽然有入世思想而喜欢读出世文章。《桃花源记》文笔优美,只是吸引我的次要原因。”在他看来,“中国的宗教和哲学都深藏着出世意识。只有儒家有入世思想,但是受佛道感染,儒冠而佛心,儒衣而道言,失去了孔孟的积极入世精神。”

另据透露,《拾贝集》附录中,还收有几篇亲友的介绍和回忆性文章。周有光早年曾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年后由上海调来北京,躲过了“反右”斗争,但在“文革”中依然受到冲击,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本书收录的《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看守高粱地》、《大雁粪雨》等文章,就是他对这些经历的回忆。《窗外的大树风光》和《有书无斋记》则是作者对生活的感触和对故人的思念。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并在光华大学等学校任教,后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为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