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国刚:做人要少私寡欲 做事要无为而治

2012年03月05日 15:14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张国刚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老子生死观认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之人,陆上行走,不会遇到恶犀猛虎,从军也不被武器伤害。犀牛无处投角,老虎无处伸爪,武器利刃也无缝可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不置于有死亡之虞的危险境地,我根本不去有危险的地方,这就是养生。

奉养自己不要太过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如果不知生命机体的可承受性和身心的宁静,他就会损害生命的机能和身心的平衡。最终伤害自己的本性与寿命。关键是把握住生活的奥秘,能够体验“味无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活了多少岁?《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大概老子年长孔子30岁,而孔子活了72岁,老子又死于孔子之后或约略同时,则老子亦当是百岁寿星。老子没有道教徒发展出来的指导人们养护生命的可操作的各种技巧,老子教导人们的是养生的高级原则,它依然以“道”为最高的准绳。无限和伟大的“道”是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合乎道而生活或者遵循道的本质而存在,人就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什么是合乎道的生活方式?合理体现为一系列的修身和养生原则,它们都根源于伟大的道的本性。在这些原则中,老子强调比较多的是要求人过一种“适度”和“节制”的生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意思是,宫殿极度华美,农田极其荒芜,仓库十分空虚;人君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括盈余的财物,这就是强盗头子。不合乎正“道”的呀!

最后我想做一个小结。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崇道,他给《道德经》做注,其实是他做序,人家帮他做的。他说“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方面,不能偏废,做人要学少私寡欲,做事要学无为而治。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张国刚 道家 司马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