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怀念路遥 高建群:他是陕北文学第一小提琴手(图)

2012年11月20日 14:03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章学锋

路遥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对很多人来说,20年,却意味着沧海桑田的转变,还有刻骨铭心的思念。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路遥在西京医院与世长辞,年仅43岁。如今,20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已发生了改变,但路遥的文学还在,他的作品依然在重印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在路遥去世20年的日子,我们有理由去追溯这位对陕西文坛甚至中国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家——

路遥的作品就像报春的燕子

不久前,有人在网络上发起一场投票: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是什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占据首位。虽然距离《平凡的世界》问世已有二十多年,但当今的年轻人依然读着《平凡的世界》,为其中那涌动着的青春力量和激情感动着。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肯定:“路遥作品中的很多文学形象,如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路遥虽然去了,但他作品中的形象仍在、影响仍在、理想仍在、奋斗精神仍在,不轻视自己的自尊自信仍在。”

作为和路遥那一代作家同时成长起来的文学评论家,李星对路遥非常熟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李星评价说:“路遥的作品体现了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关心,在叙写农村青年命运的同时,又肯定了他们个人主义的奋斗方式,也就是他们要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如高加林式的农村青年,他们保持着农民后代的高贵品质,但他们也渴望进城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路遥的文学成就在于把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和个人命运结合在了一起。后来有外国评论家评论路遥的作品是‘报春的燕子’,作品中呼唤着中国要改革,要走现代化、城市化的道路,从而改变农民的命运。”

莫言曾给路遥写了封3000多字的信

有位评论家曾经说过,虽然后来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但中篇小说《人生》对文坛产生的影响远比前者要大。曾和路遥有着深刻交往的陕西作家高建群评价《人生》说:“他写的是一个《红与黑》中于连索黑尔式的命题,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野心勃勃的小人物试图跻身到上流社会,想‘飞得更高’的问题。这是贯穿人类始终的问题。所以每一代青年都能在里面找到共鸣。”

而李星认为,虽然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高加林是一个“于连式”人物,但在路遥眼里,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奋进者,而《人生》问世后,跟高加林有着类似命运的莫言看到后曾经深感触动,他给路遥写了封3000多字的信,信中和路遥探讨高加林的命运。不久前,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网友翻出了莫言和路遥多年前的一张旧照,就连地产大腕潘石屹也曾在微博上感慨:“一朋友问我,喜欢莫言还是路遥的作品?我,更喜欢路遥,他的作品中透着一种美……”

“路遥已逝,但精神仍在”

同样有在陕北生活的经历,同样是陕西文坛上著名的作家,作品中同样有着陕北高原的味道,很多人曾对比过路遥和高建群,但高建群告诉记者:“对于陕北文学来说,路遥永远是第一小提琴手。路遥所以被我们时常念叨,不能忘记,正是一种‘殉道’精神,他的口头禅是‘对自己要残酷’。在陕北高原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上,一代一代地横七竖八地躺倒着许多的失败者,但是还要有人继续走通高原。这就是路遥的意义。而对于文学来说,谁一旦被文学所绑架,谁就注定这一生充满苦难。陕北有一种习俗叫‘献牲’,年节了,猪啊羊啊抬到哪里去?献给山神土地。而对于作家来说,他是把自己当做祭品献给缪斯。”

李星说:“路遥已逝,但精神仍在。柳青是路遥的文学教父,路遥继承了柳青的现实主义文学文学道路,展示了社会的、人的、历史的现实主义,与后来另两位陕西文学的代表作家陈忠实、贾平凹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对文学的执着,感动着也永远激励着我们。”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路遥 陕北文化 生命体悟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