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村:文学史标准多变 路遥不具备造神条件

2012年11月20日 15:22
来源:凤凰网文化

路遥并不具备“造神”的条件

凤凰网文化:您好,陈村老师。这两天正好是路遥去世二十周年,我们在做他的一个专题,想对您有一个简单的采访

陈村:不认识路遥,我从来没见过他。反正他写的《人生》已经很多年了吧,很多读者还喜欢,还记得这样的作家。我觉得他走的现实主义的路,可能是中国很多读者所认可的一些风格,能够就当下一个时代写得非常好。

凤凰网文化:就是因为这种持续的被认可,很多人也说要留意对他本人的一个造神。

陈村:路遥本身也不具备能够造神的那些条件把,造神的人可能更加要话题多一些,他不是这样,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朴实的人。那时候有一个英雄的情结,希望能够写好这样的作品,好像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他写《人生》,写《平凡的世界》我觉得这个本身挺好,他作为农民的儿子,一辈子就是以这样的面目出现也挺好,如果他能够,我觉得能写多一些,能写得长一些,可能会更好吧。

凤凰网文化:很多人认为路遥的文献性大于艺术性。

陈村:我觉得这些都可以讨论,因为对艺术的看法很多人都是不同的,就我来说呢,我觉得你说只有文献的价值,这个说法未必妥当,否则他那个东西也就不能叫小说了。另外这么多人这么多年还一直在读,肯定作为小说本身是动人的。当然读他的我觉得是有原因的,那么多农村的青年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能够走出去的路,那么希望能够从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够看到一些激励自己,大家有这种东西在里面。

凤凰网文化:是不是经过了20年,很多东西本质是不变的。

陈村:有些东西不会变,不仅20年。你说《红与黑》还是有人读,还是很有意思。我们读的屈原、杜甫、李白,那么长年的那些东西,或者《诗经》也都能够感动我们,使我们领略到一种美或者是有一些感悟,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学可以跨越时代,有时候可以跨越人种,外国作品我们也可以读得很好。

文学史就是一小撮人的游戏

凤凰网文化:有一个伪问题,就是如果路遥还活着的话呢?

陈村:我不知道,我不是路遥我怎么知道他还活着会如何。这个不成立,而且每个人总是跟那个真正的他是有点不一样的,所有的人,包括你包括我。

凤凰网文化:在读者中路遥有一个接受度,但事实上文学史上对他作品的评价其实比较模糊,您觉得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陈村:我不知道,我不搞文学评价,我从来不关心这些。

凤凰网文化:您觉得文学史意味着什么?

陈村:文学史就是一小撮人他们编的,我也可以写,你也可以写。

凤凰网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三个字有点可疑对吗?

陈村:这个是你说的话,你不能安在我头上哈哈哈。我觉得这个文学史有各种各样的文学史,我们以前总是觉得有确定的文学史,这个文学史就概括了一切,说明了一切它是权威的,那么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你也可以编一本,我也可以编一本。而且照我的想法呢,最好是晚一点编,不要那么急的把还没死的人都编到文学史去,那样不是很好,我觉得还是要让他沉淀一下,因为时间是考验作品最好的东西,你过个五十年,再过一百年之后再去看一些作品,可能跟当时的人看就是不一样。

凤凰网文化:现当代小说越来越偏向私写作和炫技,你怎么看。

陈村:但也还是有其他类型吧。王安忆、莫言都还是用了很多白话去写作,他甚至把那些民间的一些东西放到作品里,民间的一种形式放到小说中去,我觉得这个蛮好。好的时代应该是有我们讲的百花齐放,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作品,各种各样的流派,然后他们各自走上街去,看谁接受什么,让读者挑选,而不是作者去分析,或者是用文件来规定我们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我觉得挺好的,路遥就走路遥的路。

凤凰网文化:对于他笔下的农民,很多人觉得还是17年文学的影响,有政治色彩,比较单一您怎么看。

陈村:他想歌颂农民大概是这样的,因为从他自己的出身,他自己的经历,他从一个农民去写,那么这些可能是真的。你说有没有当时的影响,一个人生活在时代,这个时代总会有一些这些影响,但是你说这些影响是否对作品起到了一个很大、很关键的作用,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研究过他的作品,我确实读过一些。我觉得路遥在当时的情形下已经很不错了,当时你跟当初的那些环境中的那些作品对比的话,我觉得他很老实,我们有时候写作的人不大老实,那么写了一些应景的,或者是写了一些拍马的,或者是写了一些揣摩着一定要去用什么风水去得一个奖的,种种人都有。我觉得路遥这样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去写,就写他自己的认识,他也没有很夸张,我觉得这样很好。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凤凰网文化 陈村 路遥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