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道的意义:打开改变中国or围观改变中国?
商议今年“理想国沙龙”主题的时候,大家都同意“开放”或许是个不错的思路。然后不知怎么的,我冲口一句:“不如就叫做‘打开’吧”,而大伙居然也都同意,于是便有了“打开”这个题目。
回家之后,我才想起多年前曾经参与过香港一份叫做《打开》的文化周刊,那还是友人素黑想的名字呢。为什么我会对这两个字念念不忘,乃至于让它进了意识底处,一思及“开放”便不自觉地“打开”起来呢?我想,这是因为它是个动作,也是种行动。比起大家熟悉的“开放”二字,“打开”显然带着股受够了了无止境的坐言,然后干脆起而行之的动态。好比困处铁屋,呐喊了半天,天地不应;于是起来开门,不管那扇门有多难开,甚至不管那堵墙上到底有没有门。
当然,你可以说这到底是个沙龙,一帮人光坐着(或者站着)说话,怎么看都不像行动。然而我相信言语的力量。例如微博,无非言语而已,但每一个在微博上发言的人却都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有了力量。也没错,微博上的言论往往改变不了现实,所谓“围观改变中国”,其实太过托大。但最起码,它改变了说话的人,改变了不少中国公民。学术点讲,这叫做人民的“自我充权”。
“打开”也好,“开放”也好,肯定有人嫌它老套,觉得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当今中国再也用不着念兹在兹地抱著“开放”的旗帜。但这是真的吗?我们不必再开放下去了吗?同时,我们还可以追问到底还想打开什么?对谁打开?……这一切问题,就要等大家过来究竟了。甚至,你还可以怀疑被打开的是不是一个潘朵拉的盒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