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批评家提名点评:批评是为了激浊扬清
在2012年度评论奖提名的五部作品中,有史有论,显示了批评的多样化。李静和邵燕君两位女性批评家的出现让人欣慰,打破了评论奖被男性独占的可能。
程德培的书名来自他对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评论《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此处,“说话”既是批评家程德培在说,也是刘震云及其作品中的角色在说。
批评在实质上也是说话,人的一生在寻找“一”句话,文本诞生之后也在寻找一句恰当的话。对话是文学的潜意识,是全部作家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程德培对着刘震云、迟子建等当代作家的作品“管不住”自己的嘴,于是有了这本评他作、说我话的率性之作,其中对刘恒的旧作新读颇有意思,呈现出时间的插足对于作者和读者的离间作用。
李静认为“文艺批评的本质不是学问,而是哲思;它的起点和终点不是知识之钙化,而是心灵之开放。”
《捕风记--九评中国作家》就是“心灵开放”的结晶,李静的批评既大气,又有女性独到的细腻和理解力,她批评贾平凹《废都》之后的作品被“丑陋、肮脏和琐碎的意象充满”,她将王安忆的写作解读为“不冒险的旅程”,认为她是“虚无的乐观主义者”,对“日常生活的忍受”终致作家内部的和谐。对莫言、王小波、木心等的阐释力呈个人之见。
林贤治一向立场分明。
他的《中国新诗五十年》长着文体史的面孔,内里是畅快淋漓的评论和诗性的坚持,他批评于坚“诗作的质量不断下降,与他自视过高,滥用才华也不无关系。他自诩为‘一个为人们指出他们视而不见的地狱的诗人’,‘最重要的诗人’,一些小兄弟们也称之为‘中国的歌德’”。这是发人深省的,利令智昏,名更甚之。自视过高、滥用才华、拉帮结派,这不是单个作家诗人的问题,而是中国文学界乃至当代中国的普遍问题。诗人的单纯之心使林贤治的写作卓然独立,并致力于恢复批评的基本品格。
韦勒克将文学研究分为外部和内部,布尔迪厄提出“文学场”。邵燕君的《新世纪文学脉象》和李洁非、杨劼的《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都在此理论基础上成书。
邵燕君对《定西孤儿院纪事》、《羊的门》等书写苦难之作给予力评,并关注到“80后”、美女写作、网络文学等新文学现象及其背后蕴藏的消费理论问题,重视市场的宰制作用。《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试图触及当代文学从为“威武(政治)屈”走向“富贵(经济)淫”背后的制约因素。作者用文学生产的视角考察得出《讲话》的文艺“立法”性质,这也成为理解“十七年”文学制度的钥匙,甚至是文革最终发生的前奏。以丁玲等延安文学现场亲历者的说法证明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与国民党的根本不同,用整风的方式使“立法”变成每个工作者内心的文艺律令。本书的特点是“厚古(前三十年)薄今(后三十年)”,试图让我们以“古”鉴“今”,用意清晰,但对知识分子的主体性、欲望的复杂性以及人的世俗性重视不够。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往往会阻碍我们看见历史事实,最终决定我们对史料的撷取和解释。
相关专题: 第十届华语传媒大奖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