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独家对话凤凰网:我一直没变 不会去阿谀什么
方方
核心提示:作家方方凭借小说《武昌城》荣获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称号。获奖当天,凤凰网文化编辑于一爽与方方进行了独家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
只存在写的问题 不太存在写给谁看的问题
凤凰网文化:您其实出生在南京?
方方:是,两岁之前,没有太多记忆。
凤凰网文化:您一边是作家一边又是作协,您怎么协调?
方方:作协不是一个管事的机构,中国的体制是,只要你写的好,就能当副主席,一直到退休换人,大部分是冠名的。所以茅盾文学奖出来很多人质疑作协,总觉得怎么只选副主席。其实这就弄反了,先是写得好,甚至媒体对体制内体制外有些误解,只是饭碗,根本不会影响对一个事物的判断,把作家分成作协内外的划分方式就是有问题的。
凤凰网文化:其实《武昌城》也出来一年了,和您之前的作品相比,转变在哪里?
方方:其实本质上也没有转变,我以前大部分都是都市题材,我不能说喜欢吃一个菜就一辈子吃一个菜,不过我敢说,某些基本的东西我是没变的。我的作品我还是觉得应该真正的读者去读的,我觉得好的作家和好的读者是同一个比例。
凤凰网文化:存在写给谁看的问题吗
方方:我这只存在写的问题,不太会出去跳脚宣传,所有的作品都是两个人完成的,除了我还有接受者,受制于接受者的知识层面等等。现在的年轻人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通常要读比实际年龄小几岁的作品,不像我们那代人,我们从小就是读成人书,也没书读,换句话说就是加速成长。所以我觉得我的书可能是很多人三四十岁才可能喜欢。你看我们那个时代,比如苏童,20几岁的作品就是成年人看的,现在就缓慢点儿,不过80后的作品也开始慢慢进入成年人世界了。这个受制于个人阅历,80后读一样的书考一样的试,所以会有雷同。只有真正进入社会之后,才会比较有个人表达。
凤凰网文化:您刚才说有个核心的东西一直没变。
方方:一直没变,我不会去阿谀什么。
故事是小说最基本的材料
凤凰网文化:其实您之前也在电视台带过?
方方:82刚毕业就分配到湖北电视台电视剧部,当时这个行业比较日新月异,也比较浅。78届的不夸张地说,那届算是天之骄子,大学的时候发过小说,后来自然而然就过去了。电视剧讲究结构,不需要文字,这个就不好玩了。
凤凰网文化:您的意思是,故事是小说最基本的材料?
方方:没错,电视剧方面就不需要这些,文字在那个市场没有任何价值。后来觉得没意思了,就离开了。不过也待了7年,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7年,也不用坐班,重大稿子弄弄,弄过好多获奖感言什么的。
商本位社会 作家最招骂
凤凰网文化:后来就去了作协,被养着?
方方:哈哈哈,这就是观念的不一样,我倒觉得是我们养着作协,拿着底薪。2000年之后,像作家这种专业工作的部门可以说是社会上最低的,比公务员差得多得多,现在是商本位社会,历史上从不像现在作家这么不招待见。不过我们也承受着社会上各种骂,没钱还挨骂,我们只能觉得是,可能作家好骂吧,不然你骂一个警察试试。
凤凰网文化:讲讲这次的奖项吧。
方方:原来本来是最佳小说,后来我过来才知道,最后评委就又给换到年度作家了,还有点儿意外,我也习惯了。我作品还比较硬,所以经常入围,但是利益关系又决定能不能最终,我又不会弄这套。反正都是游戏吧,包括作家首富什么的。不过谁会真为了一个奖于是得到很大鼓励?那不太可能,反正还是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把。
凤凰网文化:您这状态是性格原因吗?
方方:反正我就是这性格,好多人也都认识,我80年代就出来了,但也不可能为了这个奖求谁,不过既然给了我15万,我也挺高兴,吃点儿喝点儿。
凤凰网文化:再说这回的作品《武昌城》,怎么控制掌握的这些材料?
方方:反正写作是有技术的吧,我写了几十年技术肯定不是问题了,总之就是写之前,脑子里就有了战争的历史的城市的等等的画面,然后把我自己需要的人物搭建在这个画面里面,我不可能写当时当事,但是,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
我首先是人 再是女人
凤凰网文化:您觉得这个需要训练吗?我觉得女作家涉及这个题材的不多。
方方:我觉得我首先是人,才是女人,不是先是女人,才是人。很多女人觉得必须内心柔弱才是女人,我不是那种时代成长起来的,那会儿柔弱谁理你啊!
凤凰网文化:那现在男人品味变了?
方方:那我也犯不着讨他们喜欢,哈哈哈!
凤凰网文化:这么多年下来,有没有意识里特爱写的人物?
方方:那肯定会啊,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普通老百姓,这个就是刚才说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个人表达,那所有作家的个人表达凑在一起就是民族记忆。我当过装卸工,所以会写普通老百姓尤其底层。另外我家庭是知识分子,所以也会涉及。
凤凰网文化:讲讲武汉和武汉人吧,有什么是其他城市无法给您的?
方方:比较直率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人就像美国人一样,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且武汉这个城市,处于内陆深处,跟几大古都相比,它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当过古都,和沿海城市比,又没这种地理条件,依靠水域、小商品、租借,才慢慢起来,成了一个大城市。历史上只有两个城市称为大,大上海,大武汉。
所以为什么武汉人爽,就是刚才说的水域租借,码头工人多,那必然是那么一个气质。不过还是比较土,俗!记得我80年代去上海出差什么的,还有好多亲戚让世界隔的太开。不过这对文学创作没有什么影响,文学本身就是比世界要慢,当然,慢不意味着视野不开阔,所以也还是要多交流,所以当年有笔会什么,保守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保守。
1
2
|
相关专题: 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