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特别放映《掩埋》:我们都可以从螺丝钉变成一个人

2011年12月05日 17:44
来源:重庆电影节 作者:赵斐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利波导演现场问答(图/张劳动)

2011年11月23日下午四点,王利波导演的记录片《掩埋》在重庆大学逸夫楼图书馆六楼放映。

《掩埋》拍摄于08年8月,动机是汶川地震后,导演看到电视上有很多很直观的赈灾的画面,特别是那些孩子的画面,对此触动很大。之后又看到了关于唐山地震预测的信息,联系汶川地震,拍摄了这部片子。影片的片尾就是5.12汶川地震默哀日降半旗的画面。

该片以地震倒计时的方式去剪接,回顾了唐山大地震发生前,防震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围绕是否公开预报地震而展开的纠缠,记载了大量地震科研人员的亲历口实,以及当时的文件和数据图表,在目前露脸的地震题材纪录片中,是第一部探寻地震预报问题的作品。中山大学的教授艾晓明这样评价它的重要性:它进入了被主流叙事遮蔽的历史,让摄影机的镜头照见了一批被排斥、边缘化、甚至被妖魔化的关键证人。

影片放映结束后,导演和影展的郝主席郝建与观众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流。

郝建:你拍这部片子关注的是地震能不能预报,还是说关于地震的信息的掩埋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处理信息的这些问题?

王利波:其实片子这个名字就是双方的,一方面是地震掩埋掉很多东西,还有一个,主要的就是信息的掩埋。其实我这部片子主要的关注并不是地震的预报,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缠的科学问题,可能是比较麻烦的、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但是在地震之前和地震之后,出现了一些,甚至是很多和科学无关的问题,这个是我需要去探讨的和让大家去看到的。就是说地震之前出现了什么问题,地震之后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需不需要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有没有权力去知道,这些东西被掩埋掉了,我主要倾向于这个。

随后,观众基于影片内容针对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影片风格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提问。每个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立场,而片中从事防震工作的科研人员与官员,面对地震预测这一问题,也作出了不同的抉择。不管是上级官员的维稳,或者是青龙县当机立断的避震决策,每一个人或许会在某个时刻改变一些历史,但作为这个社会这个体制下的老百姓,我们需要对自然灾害的知情权,而不是成为权力问题与真理问题较量下的牺牲品。

诚如郝建所说,我们是在一个体制中,我们每一个人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一颗螺丝钉,但是不要成为雷锋那样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具体的选择,都有可能使自己从一颗螺丝钉变成一个人。

(CIFVF赵斐)

《掩埋》影片长度:108分钟拍摄格式:HDV完成年份:2009/5

影片简介:

纪录影片《掩埋》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深入、真实地再现唐山大地震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那一段历史到底埋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真相、痛苦与心酸,也许埋藏更多的是无奈。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真相是无法被掩埋的,历史永远是存在的。

导演阐述

1976的唐山大地震留给世人的疑问太多,地震前唐山的地震工作者和北京的地震专家都曾发出过临震警告!但最终却以超过24万人的生命被掩埋为代价,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悲剧。这到底是为什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约10万生命被掩埋。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人类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悲剧的发生。人们仅仅是把金钱和无味的泪水献给不幸者,这是人类的悲哀。一个民族必须有勇气正视本民族的弱点,这个民族才能有希望。

2009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优秀纪录片

2009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2009香港亚洲独立电影节

2009台湾南方影展

2010汉城独立纪录片电影及电视节

2010瑞士尼翁国际电影节

2010香港华语纪录片节长片组冠军

2011阳光华语纪录片奖环保组金奖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留下太多谜团,弄清楚究竟有多少真相被掩埋,这是王利波导演行动的出发点。影片以采访的方式,对这段历史做了调研,并对08年的汶川地震提出疑问。

中国的社会不能说话的地方、时间还是太多。每当此时,为求安身立命,我们大都会三缄其口。

导演王利波是位较真的人。有质疑,就一定要说。此片,王导演用自己的方法解读常人所不知道的“唐山大地震”。

他的下一部影片更是,直指三峡大坝。我期待。(周浩)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放映 影片 掩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