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所谓“纪录电影道德”的一些随想
1/剧情片/虚构电影都是道德的,因为它是百分百的虚构。虚构与道德无关,只存在趣味问题。
2/纪录电影作者的道德:
(作者的自我的三个层面:
一个到场的我,有着肉身,肉眼,大脑,用身体感受;
一个持摄像机、用取景器作为眼睛并且进行纪录的我,他生成了我所有的素材,也限定了我对于整个事件所能了能的范围。感知的界限。
一个对素材进行剪辑/处理/再造,并且最终生成出电影的我。)
纪录电影的道德焦虑在于:
a/纪录片使用现实/真实材料进行虚构,所以出现了道德问题——这种虚构在多大程度上与事物本身相符或贴近,是重点所在(……人物说的话都是真的吗?)。在这里,或许道德问题已经转化成了美学问题。
b/现实是无限的,由无限的现实中抽取有限的材料片段加以组织,形成一个纪录电影,因而出现了道德问题;
c/拍摄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产生出道德问题。纪录片的道德问题,延续自纪实摄影的同样问题。
如何处理现实材料才是制作纪录电影的过程中作者道德的体现所在。你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了解到的这个人,以何种面目出现在你的影片里,也是一种道德。
百分百暴露/呈现他人的前提是百分百敞开/暴露你自己……做不到百分百暴露自己,就应该按照给予自己的保留程度,给被拍摄的人至少保留同样的比例。这个论断的前提是拍摄者与被拍者基本处于平等地位,或比后者强势。
3/观众的道德:
张口闭口都是世界电影大师的名字、并因此藐视独立电影的那类观众,具有脑残逻辑。其优越感来自何方?他们敬畏的是死去的电影。
4/评论家/学者的道德:多和作者交流。
5/百分百的道德在哪里?从来也没在任何领域出现过。要求别人百分百道德的人,在自己的道德上已经减掉了相同的比例。革命者之所以常常变成法西斯和恐怖分子,就是如此。
6/道德并不是艺术的问题所在。更要考虑的是一个片子拍得高级还是低级。从电影本身判断,从它其中进行的方式,可以看到作者的趣味的高低。从趣味而不是从道德来评价作者。
7/“道德”只能是作者对于自己的某种要求。从这种要求出发,他的美学与拍摄时的实践手段或许开始产生变化。
8/当我六月份返回我的拍片地,我的心理上强烈地排斥再回到那个学校,对于我的片子中除了我的朋友之外的部分拍摄者,我不愿意再碰到他们,我感到心虚,因为平时我们认识,我意识到我的片子并非对所有人都道德……
9/……把这两个镜头放在一起是否道德?
隐瞒一些事实是否不道德?或因此更道德?
煽动观众是否道德?
镜头逼近人脸是否道德?同样,站在远离被摄者的距离上是否道德?
……这些是细节上的道德。
这些道德问题或许是拍摄时作者的一些个人化的自我要求和心理修正。
也许高明的观众不是从道德而是从作者流露出的趣味上加以评判。
相关专题: 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展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