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听马友友
江 东
秋夜,头一回去现场听马友友,他演奏的不是我所熟悉的古典作品,而是一首极富中国意境的现代作品《度》,让人在期待中充满了好奇。
要说听马友友也不算少了,但那多是从买来的CD上享受的,尽管隔了一层,马氏的乐音还是让我着迷。他精酿的音色有中国木材中最上品的黄花梨那种纹理的线条感。当你沉迷于这样的音色,就会终生吟味不尽。
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好多名家都拉过,我还是情有独钟地以他的演奏为最爱。巴赫的这组乐曲,充满了太多不可测的未知,马友友还是能气定神闲,拉出那份灵动与天真,就像早间的露水流动在草木之上,马友友琴音中的巴赫最少暮气。尽管巴赫老得不能再老了,他拉出来却是阳光气十足,又有疏疏淡淡的洒脱。这又让我往视觉的物象上想到黄花梨,明清的黄花梨家具,与现代家具一比,很旧很老,但它最耐看,比笨重的过度装饰化的家伙洒脱多了。
闲话少说,还是来说《度》。这部根据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而作的协奏曲,内部结构精致,音乐底蕴也很深邃,在意境与格调上有一种独特的中国味。说来有趣,青年作曲家赵麟的这部作品,还是专为马友友而作的,但这部作品又不是让马友友单挑的大提琴协奏曲,而是以大提琴与笙两种乐器构成的双重协奏曲。如此富有想象力的配器,几乎没有先例,两种乐器的音色对比与呼应,使《度》的气质与格调一下子脱俗出来,显得大气、恢弘。
当然,乐迷可能会感觉马友友的分量少了,不能如听他的演奏会那般过瘾,而我以为,这反而更好直观感受马友友在不同音乐情境中的才华。
听完《度》,不让你着迷还不行。好音乐是能带着人神游的。
先说笙演奏家吴彤。整部曲子中他的速度感把握得十分有分寸,对作品理解一点也不僵硬,发挥得真可谓游刃有余又不失精彩。他的演奏与马友友配合得找不到一点瑕疵。
从第一乐章开始,马友友拉出的音调明显弱于笙的高旷、明亮,含蓄而厚重,他几乎把琴声的音质降到最小,贴近乐曲主题中暗含的谦卑与忍耐,这是他通过琴声反复给听者传达的那种旋律的力量。他的每一弓下去,朝圣者的秘语都会从大提琴巨大的胸腔中被一一解读诉说出来,就像心灵从遮蔽的暗影中透出了光,大提琴低吟的旋律将万般的浮躁一点点地埋葬。
进入第二乐章,乐曲明显比第一乐章轻快了许多,并渗透些许的诙谐,笙的出现更强化作品的温暖感。但是,每当马友友拉弓,乐曲又回归正途,他从醇厚的音色中总能拉出“清空”之韵,有如高僧在红尘中的惊鸿一瞥,倒让我想到一句古诗:“忏悔心随白云飞”。
《度》的最后一个乐章,音乐的境界始向宏大深阔,这是到了听者焚香祷告的时刻,马友友的状态更为自如,佳境渐出。琴弓拉出来的乐音没有任何的逼迫感,不露技巧上的繁复,只有“轻盈”的简单,每一弓拉出的音色线条如浮雕般立住,清晰、干净。
琴声愈发震撼心灵,演奏家在内心自省中荡溢出涅槃般的浴火重生,希望与绝望在较劲的一刹那,弓弦凝固了。此时,所有在场的听众于深切的感动中不禁要从心底祈求:马哥,请不要停下琴弓!
但是,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在弦乐、管乐、打击乐一窝蜂地争抢最后的风头,乐曲渐近高潮,《度》的尾声以出乎意料的弱化收煞,留给大提琴出场,马友友轻弓拂弦,大提琴深情地带出一声长叹……
走出音乐厅,古琴台小道风声骤起,满地落叶,虽是秋夜,不觉凉意。仿佛是有神意的安排,这一晚,秋天与大提琴,马友友与古琴台,无不暗合天成。该来的都来了,心中甚感快慰。恰好友人打来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告诉他,今晚我听了一首马友友拉的安魂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