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波》开机,看到成都

2013年11月25日 04:13
来源:成都日报

子羽

30集电视连续剧《大波》近日在成都开机了。这部由李劼人研究学会与上海电视台共同策划、改编自李劼人同名小说的大戏,历时六年,终于在2013年即将翻过的时候迎来了曙光。电视是最直观的大众媒介,《大波》的拍摄与播出,对于人们阅读理解一代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了解成都的历史人文与风土民俗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劼人是“五四”时期即成名的成都本土作家,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以白话进行创作的作家。他的白话短篇小说《游园会》,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还早三年。李劼人一生固守本土,其文学创作几乎全部取材成都,描写成都,甚至连翻译法国小说也使用成都的方音方言。李劼人数百万字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作家对故乡的赤子情怀,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从整个新文学史看,成都的李劼人,就犹如北京的老舍,湘西的沈从文。作为一代新文学大师,李劼人堪称是一张文化的成都名片。

对于成都而言,李劼人作品的独特性在于把历史与文学融会贯通,创造了新文学史上一系列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经典性作品。“五四”以来,从成都走出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作家,但没有一位作家像李劼人这样,把还原故乡的历史记忆作为自己一生的文学追求,他以乡语写乡人,写乡史,写乡情,以浓墨重彩描绘时代风云变幻,也用精湛的文学语言描绘生动的风土民俗。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位本土作家。巴金用一句话准确地评价了李劼人:“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一个“活”字概括了李劼人作品思想与艺术的全部成就。

李劼人的历史与文学成就,集中地保留在他的长篇小说“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中。三部作品中过去评价最高的是《死水微澜》,已先后两度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后两部作品则因缺乏贯穿始终的人物,加之事件繁复,改编难度太大而一直无人问津。

造成这一困境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人们虽知道《大波》,却不知道还有个旧版本。因为旧版在抗战中出版后从未再版过。新版是李劼人上世纪50年代重写,且直到逝世都尚未完成的巨著,一版再版,影响巨大。其实,新旧《大波》完全可以视为两部作品。写的虽是同一题材,但内容、结构、主题取向甚至行文风格都完全迥异。新版以历史为主,重点写保路运动的发生、发展直至引发辛亥革命高潮。新版中的人物多为历史真实人物,事件也多是历史真事。作家求真求实的态度,曾令许多史学家也深感自愧弗如。而旧版则以虚构为主,历史为辅,追求的是文学效应的最大化。因此活跃其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小说以西御街黄公馆为主线,连接起上流社会;同时以盐市口伞铺老板傅隆盛作副线,连缀基层民众。两条线索的交织,浑然构成了辛亥革命来临前成都的一幅真实社会生活画卷。同时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黄太太、楚用、吴凤梧、傅隆盛等都是各有特征的人物,尤其是女主角黄太太,性格之鲜明、独特,丝毫不逊色于《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她虽是家庭主妇,但她的见识、胆略以及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实在让须眉汗颜。黄太太显然是法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混合的产物,是作家贡献给新文学又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大波》的剧本,一个最大的特征就在于打通两部各有成就的同名原著,即保留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宏大叙事,也呈现了百年前成都社会生活的人文风情。

《大波》的开机,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本土文学大家李劼人,更有助于人们了解成都乃至祖国的百年历史。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