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艺术节可以做什么?” 中外国际艺术节主席对话艺术节中的文化多样性

2013年10月20日 11: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孙丽萍、王琳琳)节庆常令人心驰神往,而长达一个月的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更是被誉为“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艺术节到底可以做什么?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分论坛上,中外国际艺术节主席就文化多样性在艺术节中的体现与贡献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在艺术节,你被允许做点不一样的事!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耿一伟开宗明义地表示,“艺术节作为一种节庆行为,就包含了对非日常活动的包容。一是,观众可以看到许多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参加艺术节,就是让自己有机会去冒险、去体验全然不同的文化经验;二是,艺术节是艺术家交流的平台,这其中既包括国内与国外的碰撞,又包括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三是,艺术节应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在表演。”

而芬兰艺术节联盟执行总监凯·安博拉则认为,艺术节应该是热情与活力的“舞蹈”。在芬兰,“全民接触文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芬兰的艺术节是由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们创办的,而不是市政府或旅游部门。安博拉认为,正因为民众对艺术充满着自发的热爱,才会有今天艺术节中所展现出的浓厚艺术氛围。

“艺术节是我们短时间了解世界的绝佳窗口。”墨尔本艺术节创意制作人安德鲁·布莱比认为,“每一个国际艺术节的主办者都明白,若要了解一个国家,了解其文化是一个重要方式。将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和表演者们聚集起来,展示和讲述他们的东西,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在变相地认识自我。”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同样表示,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展现对艺术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她说,是这种多样性,在本届艺术节上,观众可以感受到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女书”的独特魅力;是这种多样性,“呼麦”这一起源于内蒙古草原的古老歌唱方式,才得以在与国外音乐制作人的交流与合作中,走出深山、走出中国,走向欧美,最终走向全世界。

艺术节的普遍精髓来自于人类的分享精神。当人们聚在一起共度时光时,会产生一种力量。因此提到“艺术节可以做什么”时,美国纽黑文国际创意艺术节执行总监玛丽·露·阿列斯奇认为,艺术节主要承载着三方面的作用:颂扬传统文化遗产、聚焦传统艺术融合当代美学的演变、强调传统中的文化共同点。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