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场关于地方戏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

2013年09月26日 01: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实习记者 付远书

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日前在四川南充举行。灯戏、蒲剧、淮调、花鼓戏等16场演出在当地的剧院、广场等地轮番上演,供市民免费欣赏。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讨论也在南充展开。

中老年观众坚守舞台下

川北灯戏专场演出开始前,南充大剧院后台,川剧团与灯戏团的众多演员正忙着上妆、换戏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的代表性传承人,76岁的灯戏艺术家汪洋早早来到现场,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

灯亮,锣响,幽默诙谐的开场让现场笑声不断。观众雷大爷告诉记者,演灯戏的民间团体在当地俗称“火把剧团”,游走在农村,专为红白喜事凑个热闹。“以前看的人多,现在年轻人喜欢这个的太少了。”他说。在观众席里记者难得看到一张年轻的面孔,1991年出生的罗琴是南充仪陇人,虽然听过灯戏,但真正到剧场看戏还是第一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南充市民对灯戏既熟悉又陌生。

“最早的灯戏艺人都是农民,虽然表演不太专业,但却是他们在田间地头的真实生活写照。”汪洋介绍,灯戏不仅是重庆、四川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而且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川北灯戏的最大表演特点是夸张地表现四川人诙谐、幽默的一面,其最大难度在于音乐和表演唱腔之间丝丝入扣,不容演员自由发挥。

对于观众的流失和灯戏的传承,汪洋显得有些担忧。“灯戏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是以喜剧为主的小戏,如果剧本和曲风没有喜感,导演拿到了也没办法指导,演员也无法进行表演。”“老一辈的编剧、作曲家相继过世,我这一代的演员也都上了年纪,没有年轻演员能来接班,即使招到了好学生,能传授的老师也非常少。”汪洋说。

剧种锐减亟待传承

不仅观众在减少,剧种数量也在急剧下降。数据显示,1959年《中国戏曲报》统计我国传统戏曲剧种有360个;1982年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统计有317个;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在《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中统计有260多个。以戏曲大省山西为例,20世纪80年代有戏曲剧种54个,2003年减少到28个,2012年调查时能在舞台上演出的仅剩15个。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亟待引起重视。

这个情况记者在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组委会也得到印证。据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是南充市结合自身文化氛围而开展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每3年举办一届,首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于2010年举办,当年仅有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4支代表团参加,第二届扩大范围,加入地方戏剧种,吸引了来自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云南以及四川南充本地的8支灯戏和地方戏剧艺术团体参演。

小剧种只能在小范围内拓展、勉强维持,能参与全国性的交流展演,让不少代表团的老艺术家感慨万千。他们纷纷表示:“下一届还想参加。”为了给地方戏曲提供更好的展示舞台,组委会方面透露,或将根据代表团提议,把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改为两年一届。

基层是戏曲生存土壤

第二届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和参演团队。

谈及地方戏生存艰难的原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代所长贾志刚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现代科技如电视电影的冲击,二是人口的迁徙。在他看来,第二点无疑是一场难以抗拒的毁灭性打击。随着上亿人的流动,大多数农村成了“空心村”,农村年轻人的审美趋向被彻底改变,有的甚至连家乡话都不愿意说或者不会说。而地方戏所蕴含的特点无非是地方特色和地方语言,缺少了这个基础,生存空间自然日益缩小,“只剩下老头老太太们在看。”鉴于此,贾志刚提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的保护不能一刀切,既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也不能原地踏步,应一分为二对待戏曲保护,分清形势,避免走极端。

近日,文化部出台《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包括四川省在内的省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地方戏曲保护的具体实施意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认为,该战略规划应当深入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县级,“基层是戏曲最深厚的生存土壤,不少稀有剧种偏于一隅,如果能把温暖送到远乡,扶持坚定有力,地方戏曲复兴有望。”

除了传承的土壤,还需要展示的舞台。对于南充搭建的地方戏曲演出平台,河南省安阳县文化旅游局局长石海林表达了赞许:“它给我们淮调剧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有利于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