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往日的事,毕飞宇这次非虚构

2013年09月13日 10:02
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出版的《推拿》为作家毕飞宇带来了茅盾文学奖,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话剧最近也在上演和上映。过去5年间,毕飞宇写了一些中短篇和散文,长篇一直到今年初才完成,但这不是小说,而是非虚构作品,这11万字都是毕飞宇对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往日的事》。《往日的事》会收入在99读书人“我们小时候”系列中,将于10月中下旬出版上市。

作家毕飞宇选择用长篇非虚构来写自己在江苏农村的青少年生活,这样一部作品可能会让读者意外。但《往日的事》又不是一般的回忆录,毕飞宇没有用线性的时间顺序来写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而是选择围绕衣、食、住、行、玩具、动物、手艺人、大地、残疾人、场景等主题,细致刻画记忆中的青少年生活。《往日的事》不只是毕飞宇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毕飞宇更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浪潮进行记述和反思。比如对于“文革”,毕飞宇后来这样自省,“我在‘文革’阶段上过无数的台,发了无数的言,但没有一句话是我自己的。我只是一个传声筒,一个工具。我的作用和麦克风里头的电流并没有什么两样。”在毕飞宇那里,宁静的乡村生活时刻与中国政治运动联系在一起,“往日的事”之时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何况毕飞宇出身的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就被归于“右派”。

在《往日的事》开头,毕飞宇就首先揭露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分,醒目的“右派”身份带给少年毕飞宇的是困惑和某些压力,这种情绪在这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中到处可见。但与此同时,毕飞宇在一开始就说了,他并不抱怨,“关于这一切,没有什么人需要我去感谢。如果我一定要感谢的话,我只能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他们半辈子的不幸和屈辱替他们的儿子争取到了广阔。这是奢侈的。但我不会对我的父母说。这样说很不孝,几乎就是骂人。我只会说:‘命运让我这样,我就这样了。’这句话很沮丧,这句话很自豪。”

《往日的事》收入在99读书人“我们小时候”系列中,这套丛书的编辑之一李殷昨天对早报记者说,目前“我们小时候”共有6本,除了毕飞宇的《往日的事》,还收入了作家王安忆、苏童、迟子建、郁雨君和黄永玉夫人张梅溪等共6位作家的“小时候故事”。其中《往日的事》是惟一一本全新创作从未发表的书。这个系列中,除毕飞宇著作之外,其他5本将在国庆之后同时上市,《往日的事》将在10月中下旬出版上市。

经作家毕飞宇授权,东方早报独家刊载毕飞宇长篇非虚构作品《往日的事》部分内容。

▲ 在毕飞宇那里,宁静的乡村生活时刻与中国政治运动联系在一起,“往日的事”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剑平 早报资料

《往日的事》文选

●命运让我这样,我就这样了

●现场大会

●父亲的姓名

详见B2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