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海量大师手批乐谱可在线浏览

2013年08月30日 11:17
来源:东方早报

近日,纽约爱乐乐团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一本由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批注的《春之祭》乐谱。

■ 纽约爱乐乐团数字图书馆公布52万页数字总谱

马勒(1909年)、瓦尔特(1933年)和伯恩斯坦(1959、1962年)先后批注的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泰坦》乐谱封面。

马勒(1909年)、瓦尔特(1933年)和伯恩斯坦(1959、1962年)先后批注的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泰坦》乐谱封面。

伯恩斯坦批注的《春之声》乐谱。

伯恩斯坦批注的《春之声》乐谱。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

布鲁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1876-1962)

布鲁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1876-1962)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

马勒批注的自己的第四交响曲。

马勒批注的自己的第四交响曲。

马勒、瓦尔特和伯恩斯坦共同批注的马勒《泰坦》。

马勒、瓦尔特和伯恩斯坦共同批注的马勒《泰坦》。

伯恩斯坦批注的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伯恩斯坦批注的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今年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春之祭》100周年,近日,纽约爱乐乐团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一本由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批注的《春之祭》乐谱。在乐谱的开头,伯恩斯坦写道:“1950年谢尔盖·库赛维斯基(Serge Koussevitzky)惠赠。”

自2011年2月起,纽约爱乐乐团数字图书馆便开始陆续公布数字总谱,迄今已公布了520000页带注解的数字总谱,包括多位作曲大师的手稿和指挥大师的手写注解版总谱。据了解,目前纽约爱乐已整理出130万页各类总谱及相关资料,包括打印的曲目及注解、照片、财务记录、通信记录等。作为规模最大的单独学科数字图书馆,纽约爱乐乐团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表示,他们计划公布600万页数字总谱,另有7000小时的音频和视频。

首批数字化资料凸显“美国崛起”

纽约爱乐乐团数字图书馆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该乐团1942年的第一场音乐会。但是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并非按时间顺序来做,而是把第一部分的开始时间点设于乐团历史的中期。

为了确定这个时间点,图书馆召开了一场包括图书馆员、历史学家、音乐家、指挥家、记者,以及学生参与的圆桌会议。会议梳理了乐团的历史进程,最终决定了哪些历史阶段能够提供最特别的原始材料。1943-1970年这段时期被定义为“国际时代”,在这段时期内,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纽约成为文化首都,纽约爱乐乐团则晋升为这股新崛起的文化力量的代表之一。

同时,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为乐团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其结果就是纽约爱乐乐团进驻林肯中心并成功赢得52周的合约,乐团亦首次招募了女性成员。此外,长时间录音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古典音乐的发展和普及,伦纳德·伯恩斯坦在这段时期担任乐团首席指挥则让乐团走到了自己的高峰。目前,这一部分的资料已经整理完毕,从总统的信件到纸张的碎片,共计130万页。

这一时期的资料以乐谱为主,包括了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与安德烈·科斯特拉尼茨(Andre Kostelanetz)担任乐团首席指挥时期的乐谱,以及纽约爱乐乐团1842年成立之初的乐谱。

这些史料来自指挥家们去世以后给乐团的捐赠,不仅包括交响乐的乐谱,还有室内乐、声乐、钢琴等各种曲谱。

目前数字图书馆上能够查阅到的曲谱均为留有指挥家们手记的版本,未标注的则不在此列。在这些曲谱中比较珍贵的是来自19世纪,经手过多位指挥家及音乐家的初稿。通过它们能够一窥这些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过程。

不同指挥家的不同版本丰富收藏

乐谱的保存流传能够反映出乐团的历史。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是,一个乐团要演奏一支新的乐曲,就需要购买或租赁该作品版权方的官方乐谱,如果有特别大牌的指挥家在乐谱上做了个性化的诠释,乐谱的总谱分谱,指挥家在乐谱上注释的弓法、细节,会被乐团保留在乐团的资料库中。在纽约爱乐的乐谱中,马勒、瓦尔特、伯恩斯坦、祖宾·梅塔等大师的手记都昭示着乐团傲人的“掌门人”传承。

巨大的乐谱数量引起业界震惊,这批资料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曲谱本身,更重要的是曲谱上大师们的手批和标注。乐谱数量之所以巨大,是因为不同指挥对作品的处理都有所不同,速度、轻重、弓法都各有特点,不同指挥家的不同诠释版本丰富了收藏。

上海交响乐团分管谱务的乐队副队长邝维平告诉早报记者,15年前他在国外工作室,乐谱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这些曲谱的意义并非在于演奏,而在于研究。

作为一个音乐的研究者,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钱仁平教授十分肯定标识曲谱对于音乐研究的意义,“手稿研究、手稿分析是现代文献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整个音乐学科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乐队演奏者来说则是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就像逛博物馆一样,能够看到他们喜欢的音乐家的手笔,数字化的视频录音也可以更直观地满足他们的艺术欣赏需求。”

“纽约爱乐能够毫无保留地公开这些人类共同文化遗产,证明了它的权威性。”邝维平说。这批乐谱已经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上交方面表示团内的乐谱老师已经开始研究;钱仁平也叮嘱自己的学生们密切关注这些乐谱。

早报记者 陈晨 钱恋水

标签:乐谱 乐团 爱乐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