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非虚构写作大奖颁奖的非虚构现场

2013年08月25日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8月17日,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在佛山拉开帷幕,首届虚构写作大奖颁奖礼也是“中国光芒”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开幕式在佛山市电视台1号演播厅举行。莫言、李敬泽、阎连科、白岩松、贾樟柯、雷颐、翟永明、范以锦、施战军、宋卫东等参加了这次盛会,莫言的到来则让现场观众发出尖叫、起立、鼓掌,似乎在欢迎一位明星的到来。

《 一代宗师》中的大师兄说:“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这次来的都是中国当代文化圈的面子,他们将为非虚构大奖颁奖。

到底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百度百科答: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这一概念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引用。亦被称之为“第四类写作”,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

到会的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非虚构听上去是一个比较新的词,但是这件事其实是一件很老的事,那就是说非虚构不仅是某种特定的文学题材或者写作题材,我认为它是一种方式,它是人类为了真实的具体的认识世界和书写世界所产生的一种写作方式。

这次的非虚构写作大奖包括了四类题材:一类是文学性的非虚构,另外一类是新闻中的特稿写作,还有一类是通俗历史的写作,第四类是传记,所以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这四类包括有一些源远流长的,有着深厚传统的写作形式。”

对于非虚构写作,作家莫言有以下观点:“美国当年有个新新闻主义,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有一个报告文学,我想非虚构写作,或者报告文学也好,或者非虚构文学也好,它跟通讯报道还是有区别的,也跟纯粹小说有区别,这是这二者之间的文体,如果一点虚构没有也不可能,因为我读过很多被大家称赞的传记文学,也有虚构的地方。

我认为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他基本上盯着事件的过程,呈现人物的行为,如果非虚构文学,或者报告文学,我想它不仅要呈现事件的过程,而且要呈现事件过程当中,人们的心理,人们的心理活动,这里确实也给作家了提供了写作广阔的天地,刚好我也想,如果用不太准确的比喻,如果说新闻通信是绘画,我觉得非虚构的文学是不是有点像雕塑,它是更加立体的展现了人物,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

由此看来,其实我们身边早就已经有了诸多非虚构类图书,只不过我们没有为其贴上标签,加以归类,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多非虚构类的畅销书。

比如花城出版社的《出梁庄记》、《女工记》,上海译文的《打工女孩》、外文社的《工厂女孩》都是近期影响力较大的非虚构类出版物,但大家千万别误会非虚构类仅限于社会热点话题,其实《史记》也是经典的非虚构类作品。

为什么要提出非虚构写作的概念?

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尽管是信息海量的涌现,但是我们可以引用作家刘震云的话,一方面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太多,但另一方面实际我们又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种苛求,我们苛求知道在这个海量信息就要淹没我们的世界上,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仅仅是片断的,零散的,而是深入的,具体的。我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水平上,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丰富性。

贾樟柯(著名导演):本人1993年开始从事电影,有一种对真实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对我们的历史是不了解,现实可能每个人都在生活里面,可能也是不了解。

每个人,都只有自身生活的半径,其实它也是一种局限,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提出来非虚构写作,更多是关注大家面对的历史,特别是生活的困境和历史的迷雾。除了我们观点之外,用写作去展示那些细节,其实真实就在那些写作之中,而不在于争论之中。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每一个好的作家都是对事情洞察力比较高,他首先打开这个事情,才能认识世界,我觉得文学和新闻的差别就在于,作家的1+1不等于2,等于无穷大。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如果整个社会对于真实的需求,超过对美的需求,这个时代就会向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去走。

非虚构写作在倡导整个社会慢慢地接受捍卫常识去建设理性,这是真正非虚构写作的开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谁都知道1+1等于2,但是有压力冲突出现,1+1就可能等于3。今天我们就是要重新回到真的捍卫时代,让中国人知道1+1等于2,只有真了,美才有市场,最后不管虚构类写作的文学,还是非虚构写作里的虚构的文学,还是我所从事的职业新闻,最后他们都会西江、东江,最后汇入大河的河流,如果每一条汇入大河的河流,都是健康的,这一条大河也是健康,如果我们都是污染的支流,最会也会污染大河。

怎样进行非虚构写作?

A、非虚构写作是一个伦理问题

李敬泽:非虚构的写作不是一个题材问题,它首先是个精神问题,是个伦理问题,是一个写作者与这个世界与他的读者之间的伦理和道德的承诺。

践行承诺,告诉读者我在写作中,将要抵达那个真实,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这还是需要我们的写作者去充分地磨练技巧,充分地掌握如何在这个世界的纷乱现象中捕捉和确定那个真实的能力。同时这种伦理要求也要求我们去遵守和恪守一些很重要的写作规范。

比如传记类,现在到市场上去看,传记作品何其多也,但我想真正合乎起码的传记要求的作品不多。

B、历史需要群体书写

白岩松:那么什么是虚构?什么是非虚构?我们该怎样去考虑这样的AB面,我觉得今天当我们用非虚构这种写作跟大家进行交流的时候,别忘了,曾经在最真实写作的时候,都曾经虚构过,甚至魔幻现实主义过,接下来我们认真谈谈这个AB面,我们全家都是搞历史,因此我对历史格外感兴趣,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是非常困惑的,到底什么样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

为什么在这个人的书写当中历史是这样的,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历史又变了另一个样子,跟我们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一样,正面看到是一个样子,跑到后面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群体书写的历史当中,往往存在着妥协、争斗、博弈,最后就在这种妥协争斗博弈,以及要完成宏大愿望的时候,历史本身不那么重要了,被涂抹了。

当很多个人开始溶到历史的当中的时候,值得尊敬的真实的东西就开始显现出来,就像我们一提到写历史,就会想到司马迁这个人物,这两年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进入个人的历史书写当中。

C、写作是你和现实的精神联系

施战军:事实上无论非虚构也好,还是整个文学也好,整个文学创作,我觉得文学事实上,文学之路就是人生之路。文学里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事实上都跟人生相关,我们可以说文学即人生,写作即旅人之行。每个旅人的行径都在作家的笔之下,有的作家他的打扮呈现他所生活的成色,比如说我们在外面走,每个人都在迁徙当中,有的人处于好奇要到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那么他有钱,他就可能穿着风衣,穿着很亮的皮鞋上了飞机到了非常辽阔的大草原,或者是高山峡谷,或者到当地的县找到当地,然后又回到自己楼上,把拍的资料拿出来,就开始写了文化大散文,这是穿着很亮的皮鞋的人,这种人,跟他去的地方没有发生任何的精神联系。

还有一种作家,他是穿着拖鞋的旅人,也是比如说到西藏到藏区去了一趟,到那拍了很多照片,发了很多微信,到家整理处理,穿着睡衣、拖鞋,说上几句话,说上漂亮话,这种人也很可爱,也是有一部分人在从事这样的创作,最可贵的。

好的非虚构文学的作家,他们是穿着布鞋,甚至是赤脚的旅人,可能他们的体温比平时看到的生活稍稍高一两步,他们看到干燥的社会形状多一点点,因为他们有泪水,比平常看到的情景可能多出一点光亮和暗淡,因为他们内心有一束光,他看到困难的时候,光就暗下来,看到幸福的时候,光就亮起来,这样赤脚的好作家,在中国还是非常多的,我经常听到各种各样对于文学的非议,事实上,我们没有耐心去领略真正的好文学。 

D、全民皆可非虚构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我要说说数码时代的历史书写,恐怕很多人很奇怪,这个跟历史书写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有非常大的关系,从历史书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我是做历史研究的,从我上大学,从以后历史为职业,很多人问学历史有什么用?学历史干什么?我觉得历史就是塑造每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从全人类的角度说是人类的集体记忆,从家庭是家庭的集体记忆,从国家是国家的集体记忆,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记忆,他就会错乱,如果集体丧失了记忆,也会错乱,如果国家丧失了集体记忆,他也会错乱,所谓的集体记忆就是你过去做的事情,不论好的错的,光荣还是耻辱的,自己做的别人做的,一个民族做的,都应该有一种记忆。

现在你有了部手机,可以随时拍,随时写,随时发,未来这些资料汇总起来,将来会非常有用。

E、文学写作不必追求过大的理想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文学的写作,不要过分追求伟大的理想,有的时候要把写作做得细化一点,做得实在一点,甚至写作要花一点笨功夫,做一点案头工作,实实在在地去研究一个人群,去考证一个地方的生活,这样你才能够写出真正地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其实提倡所谓的非虚构,就包含着这种写作的理想,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能够用脚步去赞扬这个土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具体地去采访和接触人,让你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或者感受,这是写作获得生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下转30版)

(上接29版)

哪些人在进行非虚构写作?

施战军:从文学的角度,从传媒的角度上讲,非虚构写作起源于《人民文学》,在两年前设立的非虚构写作栏目,就是今天获奖的梁鸿的第一本书,就叫《梁庄》,还有一本在《人民文学》获奖的《中国在梁庄》,它被公认为是新虚构文学的代表作。

其实在文学杂志上还刊登了王小妮教授的上课记,还有新疆的一位作者叫李娟,他的羊道系列,比如冬牧场。广东是非虚构作者最多的省份,作者非常有冲击力,今天获奖的深圳的南方工厂笔记,还有丁燕的《打工女孩》,是今年的畅销书,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作品影响力。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之后,引起一个非虚构的出版现象,铁葫芦出版公司也致力于出版此类图书。

白岩松:看中国知识分子以及这个社会的AB面,一方面A面,我们的知识分子越来越被利益所去左右,说过瘾的话,去迎合这个时代所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一转眼,你又会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可爱的B面正在悄悄增长,比如说我有幸为《梁启超传》的作者解玺璋颁奖献花,他用四年的时间用坏了两副老花镜,悄悄地做,也不像很多畅销书,一卖要卖多少万册,但是你会明白,当初投入其中有多冷清,站在今天这样的舞台时候的,绽放就有多么耀眼。写《倒转红轮》的金雁教授等等,都让我们越来越看到我们国家知识分子有希望的一面。

雷颐:大家拿自己的手机没事就可以拍拍录像。大家都知道胡适是中国文化的大精英,他碰到不管什么人,他就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他还给卖烧饼的老头还写过传记。其实我当时不理解,现在理解了,越是普通人的生活是不被记录的。

贴士

非虚构写作颁奖现场的非虚构“麻辣烫”

莫言:昨天我一下飞机就想,如果广东人说广东热,北京人就要笑了,因为来佛山像避暑一样;如果说北京他们读书氛围高佛山人又笑了,这边的读书氛围很浓。

李敬泽:我们在做非虚构的时候,我感到其实最大的困难是一个字,就是“懒”。

白岩松:有的时候大家用勇气胆大去衡量知识分子发言的时候,其实就给了很多迎合的机会,其实反而是扭曲,让你觉得有勇气,你只要觉得我有胆我就很棒了,我们需要知识分子,更好的建设性,以及真正内心的独立,如果大家只是要最简单的勇气,我曾经说,如果中国能靠骂就取得最大的进步的话,我建议中国所有大学都设骂人系。

施战军:《小时代》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那说明我们是包容非常强的杂志,对多元化的作品不排斥。但是我们对这样的作品的创作,它的一种类型出现之后,我觉得有一部《小时代》就可以了,年轻人应该更探索一种,不同于郭敬明,不同于韩寒的写作方式,应该趋向于更多方向去发展。

雷颐:我很遗憾,现在很多字,写起来我都要想一下,因为整天用电脑。或者人类技术的进步,都是由另外一种损失为代价的。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年前认字的人,只要会写毛笔字的,现在基本上都可以是书法家,但是随着钢笔的出现,毛笔字逐渐就变成少数人的艺术。

谢有顺:王蒙先生跟我说,他说他在外国小说里面读到这么一个细节,讲一个美女穿着高跟鞋踩过来,小说是描绘这个声音就像敲打咖啡杯的声音,所以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住宾馆的时候,他就去敲咖啡杯,试图敲出高跟鞋的声音。

非虚构出版物推荐

《中国在梁庄》

梁鸿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10月

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82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上课记》

王小妮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年12月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

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梁启超传》

解玺璋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年9月

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本书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倒转红轮》

金雁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出梁庄记》

梁鸿 著

花城出版社

2013年4月

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5个,平均外出打工时间为16.7年。

然而,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他们的身份,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构成完整的中国。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我们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了他们的生态发展?

《打工女孩》

(美) 张彤禾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坤 吴怡瑶 译

2013年3月

“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

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

是自尊,而不是恐惧,让他们留在城市。走出家乡并留在外面——出去,就是改变你的命运。

《工厂女孩》

丁燕 著

外文出版社

2013年5月

在工厂,女孩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

在流水线上,人是固定的螺丝钉,每个身体应该采取的姿势,都被清晰而准确地规定好。一个简单的动作,一百次地重复,一万次地重复 ,一万次乘以一万次地重复。一切围绕着机器旋转,人成为无意识的附庸。

2011年,为深入理解东莞工厂女孩的生活,诗人丁燕先后在两家电子厂、一家注塑厂打工,经历了200天最真实、最深刻的工厂生活,记录下这些工厂女孩青春、爱情与梦想的萌生与破灭,也是对裹挟了无数人命运的现代工业洪流的追问。只有亲历过工厂生活的人,才能写下这样细致、敏感、真实的记录。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卢小狼

标签:大奖 虚构 颁奖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