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70000多件珍稀标本将搬新家

2013年08月22日 05:27
来源:重庆晨报

这里曾是我国首家民办科学院的所在地,抗战时期,我国著名科学家围聚在其周围;

这里,研究出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地震仪;

这里还是我国首具“站立”起来的恐龙化石对外展出的地方;

......

这里,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资料图片

许氏禄丰龙。资料图片

此处

犹可追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

说起位于北碚区文星湾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许多市民都非常熟悉,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化石,而且专门的恐龙展厅,还能让大家一睹各种重庆出产的恐龙化石的风貌。

从1981年对外开放以来,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已陪伴市民们走过了32年的时光。近日,博物馆正式发布公告称,北碚陈列馆将停止对外开放,同时,这里存放的所有生物化石将陆陆续续开始搬到它们的新家———位于北碚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

它和我们相处了32年的岁月,32个春秋并不短暂,但说起这个位于北碚区文星湾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的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昨天,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给我们讲述了这个老建筑的故事,这个曾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科技中心之一的老建筑,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小楼可容

建起我国第一个民办科学院

站在北碚文星湾的山丘之上,一栋飞檐翘角、中西合璧的2层楼房显得格外引人瞩目。白色的石墙配上红色的木制门窗,让这栋小楼在绿树掩映中,散发出别致的韵味。

如果仅仅是站在这幢小楼前,你无法想象到在那飞檐之下的老建筑,与“科技”和“自然”打了近一个世纪的交道。

它就是如今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的所在地,也是我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旧址所在。

在今天提起中国西部科学院这个名字,已很少有人知晓了,即使在最初创立这个科学机构的重庆也不例外。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西部科学院的名头却异常响亮,它不但是中国西部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

建院可行

卢作孚等川中名人鼎力支持

创办起这家民办科学院的,就是在重庆无人不知的我国著名实业家卢作孚。

要建科学院,充足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吴涛说,当时作为民生公司总经理的卢作孚已是川中名人,加上西部科学院的事宜得到了川军领袖刘湘、刘文辉等人的鼎力支持,资金很快就尘埃落定。

吴涛说,建馆的钱落实到位了,卢作孚立即开始着手建立民众博物馆,1930年8月,卢作孚选定北碚为院址。

1930年9月,以“研究实用科学,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便在重庆北碚火焰山东岳庙正式成立。

至此,中国首家,也是西南唯一的民办科学院正式设立,其下设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在抗战的岁月中,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科学家们,立足四川及西南地区,调查矿产及地质状况,探明矿藏储量,考察风土民情及民族习俗,采集川西南、西北地区动植物标本,培育、改良、引进果木蔬畜。

地震可知

我国首台现代地震仪在此诞生

在70多年前,这里也因斐然的科技成果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吴涛说,我国首台现代地震仪,就是在这里诞生,而他的发明者,就是我国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

抗战时期,在当时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帮助下,内迁的中央地质研究所在北碚落户,落户的地方,就在中国西部科学院里。

1943年,为了躲开战乱,李善邦随中央地质研究院内迁至重庆。在这里,他开始潜心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地震仪。

在敌机的不断轰鸣声中,李善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车床没有电,就靠手摇;没有飞轮,就请石匠打个石头轮子……

吴涛说,1943年夏,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终于问世。1943年6月22日清晨,成都附近的一次地震被李善邦的地震仪清晰记录。

随后,李善邦在重庆北碚建造了我国抗战时期唯一的地震台,从开始工作到抗战结束,这里共记录地震109次,并将地震记录编成报告。

有龙可看

我国首具恐龙化石在此站立

说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人们可谓是津津乐道,合川马门溪龙、永川龙、大石坝恐龙……他们的故事总是能牵动人心。可你知道吗,在7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就是在当时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展厅里,真正地“站立”了起来,它就是如今世界闻名的许氏禄丰龙。

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于1939年出土于云南省禄丰县沙湾东山坡,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院士将之定名为许氏禄丰龙。其时,正值战火连天之时,为了保护这些珍贵化石的安全,杨钟健开始带着它们迁往重庆。

1941年春天,杨钟健在重庆北碚撰写出版了中国人研究恐龙的第一本科学专著———《许氏禄丰龙》一书。

1941年1月5日,许氏禄丰龙化石骨架在地质调查所对外进行公开展览。

这是许氏禄丰龙的首次公开亮相,这个大家伙的现身,在当时的重庆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珍宝可寻

7万余件标本将搬新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迄今已有75年的历史。

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2年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

据重庆自然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如今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不仅藏有全国稀有的、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有四川特有的褶鳞鱼化石;有世界中生代化石中时代最早的珍贵化石———中国古鳖。还以其收藏的70000余件地矿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冠,而其中,珍稀动、植物标本占到了全国此类标本四分之一以上。

随着旧馆的闭馆,这些宝贝,都将在新馆开馆之后,才能再次和市民见面。

我国首具恐龙化石

许氏禄丰龙

在7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许氏禄丰龙在北碚站立起来,这也是我国首个站立展出的恐龙化石。

根据杨钟健先生的研究,许氏禄丰龙长约6米,站立起来身高超过2米。它的头小,嘴部尖尖,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生长牙齿的齿骨又细又弱,前后边缘还都有锯齿。

许氏禄丰龙前肢短,后肢长而且粗壮,前后足都有5个指(趾)头,后足的趾骨比前足的指骨强壮,前后足的第一爪都发达。由此推测,它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后足站立和行走,尾巴拖在地上起平衡作用。在觅食或休息的时候,它也可以前肢着地。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此物

最相思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