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下一个十年:上海书展将从零 售走向阅读推广“思想首发”

2013年08月21日 10:03
来源:东方早报

2013上海书展昨晚落幕。本届共推出15万余种图书,举行文化活动600余项,吸引了全国500多家出版单位参展,900多位海内外知名人士亲临现场。

已经走过十年的2013上海书展,昨晚在作家朗诵和音乐家“快闪”中落下帷幕。本届上海书展共推出15万余种图书,举行文化活动600余项,吸引了全国500多家出版单位参展,900多位海内外知名人士亲临书展现场,与申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共同参加这一文化盛典。

“上海书展要成为引领人文价值传播的‘风向标’。”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说,由零售到阅读推广,由新书首发到学术思想的首发,上海书展希望引领上海乃至全国的阅读潮流,让更多的真知灼见在这里激荡。

从零售走向阅读推广

上海书展发端于早前的“沪版图书看样订货会”,从一个图书行业订货会转型成市民书市。从2004年开始,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就是上海市民的购书嘉年华,因为这里有很大的价格折扣,因为这里可以看到手中这些书的写作者。除了其中一届书展搬到虹桥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书展一直在上海展览中心,这是一栋上海市民无比熟悉的美丽建筑,以前上海人都叫它中苏友好大厦。

上海展览中心相对狭小的空间,不断增多的入场人数、活动和图书,上海书展越来越喧闹、拥挤,书展似乎一度只与销售数字有关,离阅读提升反而越来越远。更不要说,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这样的书展难道只要热闹就行?2011年起,首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举行,上海书展举办方希望通过这一由专业作家、出版人和媒体等策划、组织的文学系列活动,来提升书展的深度和品位。举办三届以来,上海书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面貌,在喧嚣的书展现场之外,持续一周的文学活动可以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举行,它不需要热闹,需要的是热爱文学和懂文学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书展这三年做到了。

那么在未来还能做到哪些?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昨天提到了下一个十年的远景,“从零售走向阅读推广”。阅读推广不只是让更多人读更多书,让更多人买更多书,更是他们到底读什么书。举办三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已经是这一转型的一个尝试,文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上海这座城市里的所有写作者,都是书展各类读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而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进入到上海书展策划、组织中去,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话题是当下值得去交谈的,什么的图书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什么样的写作者值得让更多人知晓。今年,作家孙甘露就是书展的策划人,多场文学活动包括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题论坛都由他来策划、组织。而在下一个十年,在“阅读推广”的名义下,这些写作者将更多地参与到书展的决策之中。书展不再只是几个政府部门的事情。

从阅读推广到思想市场

“阅读推广”也是“思想推广”。书是思想的载体,上海书展在下一个十年理应成为思想推广的平台。当写作明星们在书展上签名签到手抽筋的时候,学术和学者还只以出版的名义出现在一些场合。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书注定不会进入畅销的名下,可是书展需要他们。“上海书展要从新书首发走向学术、思想、文化、观点的首发。”阚宁辉昨天说。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因为学者都会在学术期刊或学术出版物上发表自己最新的见地,但书展确实应该成为思想市场。

今年上海书展围绕《十万个为什么》开展的科普论坛,在书展上发布的中国古籍整理整体动态,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世纪论坛等,这些书展的学术活动确实提供了一个向普通市民介绍最新思想动态的机会。但上海书展要成为一个“思想市场”,所要做的不止于此。这里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但不太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有国内知名学者签名售书,但让他们围坐在一起进行学术思想交锋的机会还不多。从某种意义上,现在学术思想的声音还不够响亮,学术寂寞的心灵可以在书展上更喧嚣点。所以,未来十年的上海书展,需要更多学术领域的创想在这里发布、交汇、争辩。

明年上海书展还计划设立“最美书店”展区,将强化上海和国内最佳书店的展示,鼓励书店从内容、服务、图书、环境各方面提升水准,为读者提供专业、特色、个性化服务。

从人气书展到国际书展

这些年,上海书展的主办方都希望它更国际化些。所谓国际化并非几个国际知名作家的到来就能完成的,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成为世界出版人每年都要聚会的地方。上海书展要实现它的国际化梦想,必须成为世界版权贸易的一个中心。现在它还没有做到。世界上最知名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其实是一个版权交易性质的书展,它的重点并非是给市民提供买书和与作家见面的机会。相信上海书展下一个十年的旅程,就是国际化的旅程。

今年11月,首届上海国际童书展将会开幕,这个可以吸引大量少年儿童和他们家长的书展最后选择成为专业书展,三天时间里有两天作为国际版权交易之用。这是一个尝试,也许可以为将来的上海书展版权贸易积累经验。

每年8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是一个侧重版权交易的书展,虽然它模仿法兰克福书展也会每年设一个主宾国,也会有一些国际出版人出现,但这个“国际”是打问号的。尽管每年的通报中,都会告诉外界,今年又有多少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到海外去了,但直感告诉你,引进版权图书在中国书店里的比重从来都很高,而国外书店里《老子》、《孙子》等这类中国古典思想和文学的书,远多于当代中国写作者的作品。

上海书展如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书展,背靠的是中国强大的思想、艺术、文化原创力。而这不是上海书展能做的事情。它能做的,也只有以上海国际童书展为起点,试图去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邀请国际出版人来到这里,通过上海书展这个平台,认识文化思想中的上海和中国。而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旅途。

2013上海书展最有影响力十本新书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邓小平时代》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繁花》

《中国学术编年系列》

《论美国的文化》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

《人体》

《蒋介石传(上下)》

《黄雀记》

(“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是书展期间推出的畅销书、热门书,同时考量该书在书展期间的活动策划、市场反应、见报频率、销售数量等。)

2013上海书展最有号召力十家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是指书展提供畅销书、读者反响热烈,上架品种丰富,销售册数、销售码洋、活动次数较多,展示有布展特色的出版社单位。)

标签:书展 上海 思想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