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者:东夷“骨刻文”是汉字的主要源头

2013年08月16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8月16日电 (张伟)“首届东夷文化论坛”18日在济南举办,与会东夷文化学者表示,东夷“骨刻文”是汉字的主要源头。

文字是划分文明区域的主要标志,“骨刻文”的发现和命名者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在论坛上表示。刘凤君介绍说,“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距今4600年-3600年,是中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骨刻文”的发明和创造是东夷文化对古老华夏文明最大的贡献。

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告诉记者,东夷“骨刻文”恰好处于形象摹画向文字符号过渡的历史阶段,也正是汉字的象形文字形成的初始阶段。据此,丁再献推断,东夷“骨刻文”就是汉字的主要源头。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吴耀认同丁再献的观点,他表示,“骨刻文”多用弧线和曲线,还未完全脱离原始的书画范畴,应属向文字过渡的阶段。

东夷文化也是华夏文化之源,泰山学院教授廉恩勇介绍说,历史学家傅斯年曾把东夷历史提到同中原华夏历史等同的高度。

据了解,生活在山东为中心的古代先民,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夷”人,是中国东方最古老的民族,是与中原华夏民族、南方苗蛮民族鼎足而立的。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完)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东夷 汉字 学者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