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乞巧文化断代后发展 专家称活态传承最关键
中新网广州8月8日电 (廖丽丽 刘烨)“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盖大小的扇子、增城的榄核雕……这些精巧的工艺能为者都已属稀罕,‘乞巧’文化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活态传承。”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8日在广州表示,中国乞巧文化经历了文革的断代后,其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
8日,“广州乞巧文化论坛”作为2013广州乞巧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在广州开幕。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日本民俗专家鸟居贞义、马来西亚乞巧文化专家高静宜及香港岭南大学教授潘淑华等海内外知名的民俗文化专家齐聚,为广州乞巧文化的传承把脉论道。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广州是中国内地乞巧习俗保留最完整、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
乌丙安表示,经过几年抢救、修复与维护,广州天河七夕乞巧节已成为内地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天河乞巧是从代代老婆婆自发传承下来的,它是原生态的民俗,我建议花3至5年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天河乞巧节资源数据库,对‘乞巧婆婆’们做口述史数据采录”。
“我们不仅要还原人们对乞巧的‘记忆’,还要修复乞巧文化的‘技艺’,鼓励民众广泛传播丰富多彩的乞巧文化传统技艺。”乌丙安认为,这种“活态”的传承方式是乞巧文化保护的关键。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所所长钟晓毅表示,在“中国乞巧第一村”广州天河珠村,从耄耋老人到黄毛小孩,人人都知乞巧文化,“活态”传承让珠村的村落民俗与都市文化相连结,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过去,珠村乞巧节只是村里村外的人参加,现在外面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珠村乞巧婆婆也‘赶时髦’,奥运、亚运等元素近年来也出现在她们的作品中。”钟晓毅还建议,应更加重视乞巧文化传承人,通过传承人在村落寻找更多的原始乞巧文化和民俗。(完)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