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书评:天涯文丛,撒下一把海南乡土文化梳理的种子

2013年08月08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8月7日电:题:书评:天涯文丛,撒下一把海南乡土文化梳理的种子

中新网记者关向东

3卷30本400万字的《天涯文化系列丛书》(以下简称《天涯文丛》)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媒体人我将其作为海南本土文化梳理潮云涌的文化现象来观察。

这套由海南两位文化女将张萍、尹婕妤主编,近三十位年轻媒体人历时四年半编撰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出版,是海南本土出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海南本土文化“系统书写”的一个开端。丛书写作团队的组成,写作手法的求新,让人欣慰地看到,一种温暖的书写历史、文化的方法,在温润的海南岛生发开来。

这一天,我等了二十年。

说几个故事:

九十年代初,我接到时任海口市副市长罗素兰女士的任务,陪同两位日本社会学家走访海口市的乡村文化建设。

那个年代,人们用一种比较都市的理念倡导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走过的许多村庄,原有的宗祠都被冠以文化室之名,室内贴着现代化的招贴画,宣传口号,曾经供奉的先祖牌位却不见一个;在一个村的村头大榕树下,有个被榕树气根深深包围的石头垒起的土地公神龛,在仅仅露出的一条门楣上,也贴了“文化室”三个字。当时的感觉,很冷。

记得访问结束,日本友人提了一个让二十出头的我无言以对的问题: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非常在乎自己民族的祖先、族群、传统,唯恐年轻一代不了解或者忘怀。为何,这里似乎希望年轻一代忘记先人,模糊族群,与传统割裂呢?!

当从什么视角解读乡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位置?族群史、家族史在我们的历史叙述中应该有怎样的位置?这个问题在我的内心萦绕了二十年。

时隔将近20年的2012年,友人带我去海口琼山区参加一个村子纪念女娲娘娘圣诞的活动。村里有座明朝建的女娲娘娘庙,香烟萦绕自不必说。遇到一个冼氏家族的宗祠,信步而入,惊讶地看到从初世祖到第三十八代祖宗,冼氏祖宗的牌位浩浩荡荡分好几排立在神坛上。一一辨认着排位上的名氏,我不禁热泪盈眶,多么温暖的族群记忆。此时,一个年轻人骑着摩托带着祭品来供先祖,他告诉我们“妈妈一早准备好了祭品,送一份给女娲娘娘,送一份给祖宗”。多么踏实的冼氏先人,让人感动又羡慕。

同样是走进宗祠,为何一个牌位一束香火的有与无,竟然如此左右着在世之人的冷暖感受?果然举头三尺有神明?!家族史,族群传统在凝聚乡土精神方面的人文意义当如何去解读?

2006年,我走进香港大学选读了一个传媒与素质课程,有机会聆听了龙应台、钱钢老师介绍两岸三地、中日韩、以及欧美的一些本土文化保护案例,研究书写历史的不同方法,学着用比较的眼光看一看不同文化语境下,家族史、乡土史、在地文化,在凝聚一个族群、一个地区力量时,有怎样的作用。

介绍几本书:

钱钢老师的《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钱钢老师说,一个人成为写作人可能是带着使命的,是上帝的旨意。遇到对的选题前,所有的是历练。钱老师在写作《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之时,发现原来甲午海战中日在海上作战的主力战舰指挥,实际上是两国的留洋学生,他们甚至是同班同学。由此,钱老师开始研究中国的留学生制度,研究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的经历和影响,由此发现在其影响下大清政府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留学生,以及这一批学生中学成归国成为大清赴美专使兼考察大臣的唐绍仪、大清驻美公使推动“庚子赔款”安排“庚子留学计划”的梁诚等。120个官费“留美幼童”,命运是怎样的,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惦记。

在香港大学工作期间,钱老师在一个酒会上遇到了来自当年留美幼童赴美第一站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三一学院教授蓝梦林女士,应邀前往哈特福特展开一场异国追寻“留美幼童”历史的课题研究。随行的中央电视台《幼童》摄制组,全程拍摄了钱老师的追寻足迹,在康涅狄格州的州历史学会、州图书馆,在幼童们曾经就读的学校、寄居过的女主人家,他们找到了剪报、书信、照片、日记等鲜活史料,甚至幼童客死他乡的坟茔。美国的许多村镇都有“史料馆”,先人去世后人们往往会将其有价值的遗物捐献到那里,方便后代搜寻。留美幼童从大清穿去的长袍、第一次写给女主人的圣诞卡片,这些最柔软、温暖打动人心的史料,就是在一些村镇史料馆里发现的。钱老师在书的引子里写道:“历史就在我们的眼前,触手可及。”

对于读惯了的帝王将相史、地方史志、专业史的我而言,这是一个崭新的史观。由此了解到,“口述历史”、族群史、家族史也已西学东渐,在东南亚、在港台正风起云涌,人们纷纷为身边的人和事,所生活的社区写史。这些民间的“史记”,为大时代的历史添加了血肉,是带有温度的。同时,也让每一个人真切地理解,自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由此对在地的发展有了担当。

2010年我在台湾驻点采访期间,台湾的文化建设委员会(如今的“文化部”)出版了一本《最小的无限大》,记录1994-2010年十六年间台湾“社区营造政策”对乡土历史的梳理、引入文化人士再造乡土文化的历程,全书选取了从城市社区到乡镇社区十五个社区营造的鲜活故事。各个社区特色不一,营造方法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保存了各自最优秀的传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路径,重新凝聚了社区、族群、家族的力量。

读了此书再到桃源县大溪镇采访,如果说它的建筑是我们海南岛骑楼街道的缩版,那他们对大溪文化以及业态的梳理就是我们的升级版。为了老街的每一个商户都保留下清朝以来的业态,并由此引入旅游业。大溪成立了文教基金会,引入社会学系一个班的学生,梳理每条老街,为每一个商户写史。最终营造的成果是,由一条条老街,一个个老字号家族传人,联合起来构筑起“活的历史”,真的现实。

这本书,让我思考乡土文化的梳理,文物的活化,在凝聚地方力量方面有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涯文化系列丛书》让我终於在热爱的海南也看到了一种柔软的书写乡土历史、乡土文化的方法,非常的温暖“接地气”。

《落笔洞:天涯文化的发祥地》、《三亚历史的变迁》、《崖州,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刻在摩崖石刻上的历史密码》、《珠崖碎影》……三亚的历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以万年计,点点滴滴,处处留痕;《天涯黎家人》、《凤凰背上的三亚回族》、《触摸三亚苗族的足迹》、《海上人家——三亚疍家人》……三亚的族群的融合,让我读到了如同新西兰建国文化纲要所言的赋予各种文化的平等发展机会的“中国版”,推而言及整个海南,我们的岛屿文化、蓝海文化有别于黄土文化——开放包容,充满活力,恰是这个时代的“最时尚”。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这套书的写作方式,突破了传统历史、文化文本学院派书卷气的写作模式,让年轻的记者,边读、边走、边写,用眼睛打量历史,用脚步丈量社区,用心感受文化。对于写作者而言,有机会与生活的土地一起脉动,这是上帝赐予的恩惠,相信每一本书都会是作者一生独一无二的心血之作。从读者而言,能够有机会用轻松的语言,阅读、了解如此大体量的身边的历史、文化,是一种福气。相信,对于乡土的深爱,会由阅读而及心底。

可以说《天涯文化系列丛书》在人们的心中,洒下了一把海南乡土文化梳理的种子,功德无量。期望由此引发海南各个区域的乡土文化梳理潮,让生活在宝岛的人们,活得更有文化底气,由内心生发出对乡土的热爱,并凝聚起建设美丽宝岛的力量。(完)

标签:文化 乡土 海南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