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淹没在高楼大厦间的百年老宅

2013年08月01日 01: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被高楼大厦包围的俞平伯旧居。 李佳霖 摄

俞平伯旧居大门上精美的砖雕。   李佳霖 摄

俞平伯旧居大门上精美的砖雕。 李佳霖 摄

它曾是清朝末年的探花府,又成为红学大师的旧居;它在文献记载中已“不复存在”,如今又被列为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它曾是占地1200平方米、43间房组成的大豪宅,如今虽已破败、杂乱,却仍不失旧时风韵。它就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竹竿胡同38号的俞平伯旧居。

俞平伯(1900-1990),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且与胡适并称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所著的《红楼梦研究》为“新红学派”代表作之一,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54年,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记载,俞平伯旧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竹杆胡同38号,年代为“民国”,且“今均已不复存在”。而当记者在北京朝阳门附近进行探访时,它却“意外”地出现在眼前。

从地铁朝阳门站西南口走出,南侧不远处便是竹杆胡同。它长600余米,自西向东连接朝阳门南小街和朝阳门南大街,在清朝曾称“老君堂胡同”,现已成为百米大街。附近居民向记者介绍,竹杆胡同两侧曾有众多四合院,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竹杆胡同北侧则是成片的新住宅区,在这些高楼大厦中间,一栋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坐落其中。记者走近发现,建筑上挂着北京市东城区文委“普查登记文物”的牌子,建筑名称是“北竹竿胡同38号四合院”,挂牌时间为2013年1月。一位居住在此60多年的蒋姓居民告诉记者,这便是俞平伯旧居。

北竹竿胡同38号,旧时的门牌是老君堂79号。据蒋大爷介绍,这座旧居是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的“探花府”,自己家与俞家是世交,上世纪40年代他们就搬到这里居住。

俞平伯祖籍浙江德清,其曾祖父俞樾为朴学大师。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1868—1950)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殿试钦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据蒋大爷猜测,这座宅子应该是俞陛云考中探花后修建,因此其年代可能为清末,而非民国。

《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对故居的介绍如下:宅院坐南朝北,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3.5平方米,两进院落,大门为如意门,合瓦清水脊,砖雕精美,一进院有北房三间,二进是小四合院,北房、南房各三间,前出廊,两侧各有耳房二间,北房西侧有一间耳房辟为过道,东西厢房各三间。东侧还有一院,原大门改为车库,其东另辟一门,门东有北房三间,两院共有房屋43间。

如今,宅院的外貌未有大变,西门“如意门”的风貌仍存,精美的砖雕依旧清晰可见。东侧新辟小门尚存,车库已被封死。在东西门之间,墙上的一个拴马桩仍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官宦人家的风采。可惜的是,宅院的内部格局变化较大,已被分割为东西两院,分别由东西门进入。而据蒋大爷介绍,宅院东西曾经相通。

西院保存相对完好,但一进院又被一座铁门隔为两个小院。二进院的小四合院虽较为破败,但仍然格局完整,房屋完好。据了解,西院已几经转手,被一位专门倒卖房屋的商人买下,如今在里面居住的是商人雇佣的民工。蒋大爷介绍,院内四角曾分别种有柿子树、梨树、榕树和丁香,如今柿子树和梨树粗壮繁茂,榕树和丁香则已不在。蒋大爷回忆,俞平伯当时经常组织人在院中表演昆曲,甚至每周都要组织一次。据了解,俞平伯和妻子许宝驯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唱腔字正腔圆,还能填词谱曲,其父许引之是名副其实的业余昆曲家。谈到此处,蒋大爷有些感伤,曾经院内热闹非凡,如今却都已物是人非。

西院南房为俞平伯居住,北房为其母亲的居住地,其女儿住东房,西房则一直空着。如今,南、东、西房均已空置,而北房则为民工居住,屋内摆放着七八个床垫。据蒋大爷回忆,俞平伯的母亲许氏居住于此时,屋内全为紫檀木家具,许氏吃斋念佛,生活极为讲究。

而在蒋大爷居住的东院,变化则非常大。在1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如今有7大户、13小户居住。院内只有一条狭窄的过道,两侧是私搭乱建的一个个拥挤房间。据蒋大爷介绍,东院北房的三间房曾是俞平伯的书房,其中藏书甚多,还有许多珍贵的线装书。蒋大爷回忆说,俞平伯平时不锁书房门,小孩们经常进去玩。“但是当时却不知道书的价值,没有好好向俞先生学习,可惜了。”

据东院的另一位居民介绍,宅院周边曾经还有几栋四合院,但在1995年前后被拆除。2002年危旧房改造,使得俞平伯旧居也在拆除之列,后因有市领导的保护而未被拆除,之后高楼大厦便将俞平伯旧居包围起来。

(本报记者 李佳霖 编采整理)

标签:老宅 淹没 百年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