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上海老照片与当代的聚会
7月24日,央视纪录频道原创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在京举行首映。
■ 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央视将播
■ 记录犹太摄影师镜头中的老上海人
研究中国摄影史的陈申认为,沈石蒂拍摄的照片非常专业,唯美,且用光很讲究,是古典主义学院派的用光方法。
沈石蒂为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拍摄的肖像照。
2011年,沈石蒂拍摄过的4位上海市民在他们曾经的肖像前留影。 赵昀 早报资料
7月24日,央视纪录频道原创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在京举行首映。该片讲述80年前在中国上海的一个犹太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的中文名)开照相馆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因一批近百年老照片产生的一场跨越时间的“聚会”。这部3集纪录片将于7月29日至31日每日22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通过“镜中人”回望历史
“对照记”源于上海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名,在该片中,也被赋予了双层寓意。在影像和新媒体的两大平台上,既有以色列人与中国人的对照,也有微博中当代人与老照片中旧人的对照。本片的创作者邀请了几个博友来展开“对照寻人”的旅程。以犹太照相馆的老照片为原点,将微博群体作为一个回望历史的主体。
二战时,上海以其宽厚无私的胸怀接纳了2万多名犹太难民。1990年代起,“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逐渐为世人所关注,在中国和以色列,都修建了纪念场馆,以纪念这段不寻常的历史。与众多避难的犹太人不同,摄影师沈石蒂早在1920年代即从乌克兰来到上海,一待就是30多年,直到1957年才赴以色列定居。他热爱中国,临终前还告诉继子,在上海他度过了此生最美好的时光。
影片的拍摄缘起于2011年10月24日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的官方微博“以色列在中国”发布的一条内容:“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犹太摄影师沈石蒂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该片总导演吴琦看到这条微博后,被陆续发布的一系列黑白照片吸引。他表示,“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里终日厮守,仿佛同处一个社区。”摄影专业出身的他,对影像记录历史非常有兴趣,通过微博搭建的空间,让现代人对历史进行回望,关于记忆、美、人性和灵魂,吴琦认为很有意思。
用新媒体营造“话语场”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媒体的运用。不仅微博的虚拟空间出现在片中,剧组还征集网友朗读微博跟帖内容的音频,并放入片中,这种“话语场”的营造,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听觉体验。微博空间的互动,成为结构该片的叙事主线;一位老照片中人士的后代,通过微博诉说情怀,也直接成为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
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该片总制片人史岩介绍,今年4月,纪录频道在第50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推介了9部原创大片,其中就有《对照记:犹在镜中》,“不出我们所料,这部片子引起了在场国际电视机构高管的关注,很多人表达了购片的意向。”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