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城步山歌飘湘桂

2013年07月25日 08:05
来源:湖南日报

山歌节,城步巫水河边的焰火。 萧单丹 摄

山歌节,城步县城的龙灯巡街。 萧单丹 摄

山歌节,赛歌台上山歌飞。 萧单丹 摄

擂响鼓,吹起号,山歌节开幕了。资料图片

擂响鼓,吹起号,山歌节开幕了。资料图片

木叶歌。  资料图片

木叶歌。 资料图片

南山牧场  资料图片

南山牧场 资料图片

城步苗族油茶待客   资料图片

城步苗族油茶待客 资料图片

南山牧场舞吊龙 萧单丹 摄

文/本报记者 王恺凝 通讯员 饶兴军 江千

山歌节:余音绕梁千百年

城步苗乡人爱唱歌、会唱歌。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他们都会举办盛大的山歌节,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在长安营古杉林里发源

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距县城64公里的长安营乡是两省(湘、桂)三市(桂林、怀化、邵阳)四县(龙胜、通道、绥宁、城步)的交界处,“古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地,系‘南楚极边’”。据《城步文史》记载,这里是城步山歌节的发源地。

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横岭峒(今长安营乡)大寨村的侗族领袖蒙能联合广西龙胜蒙顾峒的侗、苗同胞揭竿起义,反抗明朝的腐朽统治。天顺四年(1460年)农历六月初六那天,起义军以唱山歌的形式激励将士奋勇战斗并大获全胜。为了纪念起义军的壮举,横岭峒的各族同胞修建了“天王”庙,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定为山歌节。

穿越号称“江南呼伦贝尔”的南山牧场后便到了长安营乡的大寨村(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名寨名村)。“长安河”沿着山脚静静流淌,风将村口一棵老杉树吹得“沙沙”直响。抬头一看,有近30米高,得6个成年人才可围抱一圈,号称“杉树王”,树干是空的,却仍枝繁叶茂,是寨子里的“神树”。它周围还有37株古杉,苍翠葱茏。据专家考证,这些古杉树是东晋时期,当地侗族人的祖先越骆人安营扎寨时所栽植的“风水树”。 河对岸,寨门、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尽显沧桑。

500多年来,古杉林里山歌不绝。田间地头唱山歌,红白喜事唱山歌,饮茶喝酒唱山歌,谈情说爱唱山歌……

从1997年起,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长安营乡各村寨的侗、苗、汉、瑶等各族同胞,以及广西、通道、绥宁等地的各族同胞歌手便会聚集到这片古杉林中,在林中的“连心亭”举行山歌赛。杂花歌、思情歌、古人歌、谜语歌、溜溜歌……唱山、唱水、唱生活、唱爱情,山歌唱不完他们的喜与乐。

被巫水河浸过的歌声

“饭养身,歌宽心”。苗乡人和陌生人说话时总是词难达意,可如果用歌来表达却能即物起兴。

城步县城儒林镇的巫水河(城步的母亲河),“白如练,绿如蓝”,岸边一排排白杨树倒映水中,水面微波荡漾,远山如烟。河边的古诸葛城的城门、城墙和城步诗墙印刻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和民族风情。

河边有座狮子山。山不高,约50米,像威猛的狮子而得名。钟乳石倒挂,山壁上还有一些小型溶洞,偶有飞燕的啾鸣声。“弯弯曲曲人家湾,高高低低射土塘。南风摆断秃尾树,水镶棉被古树塘。”赞叹间,突然有旋律破空而来,飘在清凉如水的空气里。

“山歌无本戏由编”。无论是苗歌、侗歌还是瑶歌,他们只要唱起山歌随口就来。字数有长有短,有对仗工整的,也有错落不一的,不管哪种,都能很自然地押韵。上个世纪60年代,著名作曲家鲁颂所编曲目《金谷丰收我出嫁》作为亚洲唯一入选歌曲参加在捷克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大会,这歌就是根据城步苗族民歌《姑娘要嫁种田郎》改编。而毛主席听过的《挑担茶叶上北京》,也是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在城步苗乡侗寨采风时根据《贺郎歌》和《嫁女歌》的曲调精心创作的。

据说巫水河从源头起步绕过了八十一座山,拐过了六十四个弯,吸纳了四十九条溪,闯过了三十六个滩才来到这狮子山脚下。也许是这一路的溪流、树林、鸟语组成的美妙音韵启发了与大山朝夕相伴的城步苗乡人民,让他们将所有的开心、忧愁、梦想都尽付于起起伏伏的歌声里。

从长安营唱到儒林镇

在山歌长盛不衰的长安营,每年山歌节最热烈的就是“歌王”、“歌后”的争夺。因地处偏僻,从2010年起,城步山歌节移师县城儒林镇。同年,经桂林、柳州、怀化、邵阳四市旅游局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等四县协商,决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大桂林旅游·湘桂原生态风情节”,由四县轮流承办。

从此,城步山歌节成为湘桂两省各族同胞共同的节庆日。看,花瑶姑娘穿着艳丽的盛装来了,她们竟一个个坐到男人们的双腿上,欢快地打滔……那边,身穿棕衣的苗族姑娘、小伙唱唱跳跳去打猎了,呜呜哇哇的又喊又笑;这边,侗族男人弹着“牛腿琴”来找心上人了;没一会儿,你又穿越到龙胜梯田……

山歌联唱、打滔、苗家舞……7月12日,今年山歌节的开幕式上,四县的人们想着法把最美、最幸福、最欢乐的生活场景搬到舞台上。巫水边上,赛歌台已搭好,18位进入决赛的歌手早就盛装等待,摩拳擦掌,一较高下。

当叮当作响的银饰在眼前晃成一片的时候,清澈透亮的歌声也响了起来,有调侃逗趣的,也有歌颂党歌颂社会的,还有用歌自我介绍的……歌手都是一清嗓子即兴起唱。歌声高高低低,如溪流般旖旎展开,蜿蜒流转。你听不懂歌词,却可以“看见”他们的声音。

曲终人散。夜晚的儒林镇群山隐约,一弯新月挂在夜空。一朵朵烟花在漆黑的天空绽放出耀眼的绚烂。

城步吊龙:“南楚极边”群龙之首

苗族同胞千百年来尊龙、敬龙、爱龙,将龙作为图腾。山歌节上,38.8米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步吊龙”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睛。

南山牧场上的惊鸿一瞥

一路穿越苍茫的大山,看阳光不断覆盖脚下连绵不断的山谷,小河、老树、高山、苗寨,一幅幅画卷接连展开。当终于到达海拔1700多米的南山牧场时,山连山,岭接岭,牧草野花如毯,奶牛在白云缭绕的山顶时隐时现,如诗如画。

突然,鞭炮锣鼓齐鸣,打破了牧场的宁静。“咚咚锵锵,咚咚锵锵……”开场锣鼓一声紧一声,十八个穿着苗族服装的汉子“嘿、嘿、嘿”地将一条金龙舞得虎虎生风,十八节龙身被5米、2.5米长短不一的撑杆高高吊起。那边,十八个苗族女子舞着另一条青龙也来了,绕场三圈后,龙头转向中央,与金龙围着龙宝上下争夺,又相互致敬,再左右盘旋,越盘越高,高昂的龙头直指蓝天。周围一脸惊喜的摄影爱好者们架起长枪短炮集体“卧倒”,抢拍瞬间的精彩。

这就是“城步吊龙”,各种文艺庆典、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龙狮精英赛等都少不了他们威武的身影,拿奖无数。2010年,“城步吊龙”舞进了上海世博会,技惊四座。

丹口镇已传承了几百年

7月14日清晨,丹口镇锣鼓震天,在南山牧场所舞的“城步吊龙”以38.8米成功申报为“世界最长吊龙”,编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的史册。

据省非遗专家孙文辉考证,“城步吊龙”为丹口镇下团村独创。追根溯源,竟是“血泪齐飞”。

明洪武二十二年(1393年),明朝开国功臣蓝玉(城步人)因遭人陷害被朱元璋诛九族,他的生死之交沐英救出其身怀六甲的侍妾,命手下大将丁本贯将她送往扶城峒(今丹口镇)。后来,丁本贯不仅扎根丹口镇,还为庆祝蓝府后继有人学扎龙灯,并用高杆挑起,表示日后定要让两家的后人出人头地。

今年77岁的丁志凡就是城步吊龙的传承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扎、舞吊龙,舞了一辈子。1996年他和徒弟兰立校组成了“下团苗乡飞龙队”,还扎了一条雌龙成立了女队,逢年过节就走街串巷到处表演。

他现在舞不动了,就做鼓手指挥队伍。鼓点一响起,瘦瘦小小的老头儿跟换了个人似的,动作奔放,节奏欢快,鼓声震撼有力。“制作吊龙不难,舞龙才难!龙太长,又要舞‘横空出世’、‘奋勇腾飞’、‘双龙抢宝’、‘盘缠养息’几十套动作,很要力气呢”!老头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吊龙表演晚上更好看。灯光一亮,那些扎龙用的木料、竹子、篾子、纱布就像被施了魔法变得不寻常了,只稍微一动,眼前便一片金浪滚滚。

除吊龙外,城步先民还传承下爬龙、滚龙、神龙、独龙、板凳龙等几十种舞龙文化。在六月初五晚的龙狮表演会上,“群龙”共舞,刚被吊龙的金浪滚滚“闪”到眼睛,独龙就登场了,一个人就能将一条龙舞得眼花缭乱。还有爬龙,是爬在地上舞的,龙头时而昂首前进,时而回头顾盼,一圈一圈在地上打滚,又平地往上一跃,大有翻江倒海的气势。

关注旅游法 5

焦点五:各地一日游乱象

案例:2012年8月,73岁的崔先生,带着老伴和两个小孙子参加“中青旅”北京一日游,不料,遭遇景点缩水、临时加钱等各种状况。原来这家所谓的“中青旅”散客部并非隶属于中国青年旅行社,是一家彻底的山寨旅行社。

《旅游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旅游者集中场所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在景区和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设置旅游指示标识。

专家观点:旅游法规定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净化“一日游”市场

北京二外旅游法律与产业规制研究中心主任韩玉灵表示,根据《旅游法》的规定,相信随着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逐渐增加对公共设施的利用水平,非法“一日游”将会得到有效的杜绝。

另外,大的旅行社应该拿出一些好的“一日游”产品,目的地政府要打造好的目的地,才能彻底杜绝这个问题。

湖南印象建议:选择正规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

为了保护游客的权益,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并签订游旅游合同及行程约定单,由有旅游证的导游带领我们游览景区。

(张笛整理)

标签:山歌 城步 苗族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