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胡也佛的铁线游丝和清健流美

2013年07月15日 10:01
来源:东方早报

  胡也佛作品《仕女》

  胡也佛作品《仕女》

在上海新兴城市的氛围下,以任伯年为代表的人物写意成为风尚以来,现代美术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以铁线游丝描为主,画风工细、清健、秀美的画家胡也佛。他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仕女图和七十年代创作的山水画,构成了国画艺术创作成就的两个高峰,其作为出版工作者的经历,也是成果迭出。胡也佛视画画为生命,活得很充实,却谦称“画匠”。

茅子良

海上画家胡也佛先生,1908年生,浙江余姚浒山直塘村(今属浙江慈溪坎墩)人,卒于1980年。擅长国画和连环画。1950年进灯塔出版社工作,为了经常能同古画见面,1958年调到朵云轩(后名上海书画出版社),在编辑出版部从事木版水印国画艺术品的勾描设计。1970年退休,他尽情画画十年。前不久才在上海出版第一本画集,以纪念他冥寿一百零五周年。

胡也佛原名国华。1916年出嗣给没有子女的叔父母家,叔父已故,嗣母为他取名国绵,次年嗣母病故,他随祖母生活,读到初中。1925年2月考进上海美专西画系,两年后转读新华艺专。1928年以“胡石佛”的名字求职于南京国民政府总政治部宣传股绘画,1929年回上海以“胡若佛”进商务印书馆画图,1940年以画名“胡也佛”卖画为生。别署有:大空、胡空、胡新、胡杰,别号佛洲书屋主、板屋道人、也佛居士、十卉庐主。进出版社取名“胡丁文”,自此作为职工姓名。创作连环画署胡若佛、也佛,画国画专署也佛——“若”、“也”两字读如沪语,分别音“石”、“丫”。晚年亦署“(也佛)谷华”,与原名谐音,不忘故乡儿时。室名有:大空堂、石池书屋、佛洲书屋、佛洲草堂。其中石池与佛洲,首字连缀即“石佛”。

一人因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相异,画家和作品也是时代的产物,离不开所处历史条件。胡也佛走上绘画道路的一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先期由习西画逐渐转向中国画创作,1949年至1958年为中期,由国画转向连环画创作,后期由连环画再转回国画创作。

这三次人生艺术转身,出于他喜爱画画。无论临摹仿作或者创作实践还是生活历练,他对物象的形象摄取提炼而诉诸笔墨有很好的天赋,感悟力强。加上刻苦锤炼,练就并凭借手上一套得心应手的“铁线游丝描”勾线绝活,笔墨(色)融合一体,得以化传统为新格,从技法功能到审美趣味更具有直观特征、涵括万物的形神之美,作品令人愉悦和喜欢。愈往后愈纯熟愈灵活,所画与众笔性不同:纤雅奔放,爽利灵动,笔势连贯,气格自然。所作勾画隽美,恰到好处。到了晚年患病手颤,线条略现粗犷。

二当初,胡也佛习西画两年,因学校收费剧增随“学潮”人事变动,转读新华艺术学院(后学院改名大学,又易名专科学校)。那时的美校风气松动自由,学生可不来上课,所交毕业作品的绘画水准通过即可获得文凭,胡也佛毕业了。因早年出嗣被歧视、生活遇困顿,到南京、回上海,“逼上梁山”发愤学国画,力求改变现状,所幸先后得到了孙卓、戈湘岚等画家的指点和帮助。

学传统国画,临摹借鉴是必由之路,训练笔线构形显神的驾驭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胡也佛将临习珂罗版古画图册作为练功的至为关键的环节。珂罗版俗称“玻璃版”,是用照相的方法将图文原大尺寸无网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厚磨砂玻璃上制成平印版,所印的画面线条笔势、色墨层次清晰完好,酷似原作。因此胡也佛说“阿拉(我)先生珂罗版”。抗战胜利后,他以“阿拉老师珂先生”回答了张大千的提问。他对人物、山水、花鸟痛下功夫深入钻研,进而运用笔墨敷色,随心自如地体现所绘物象的艺术形象,创作也渐入佳境。

他的山水取法南宋马远、夏圭,简略、空旷而单纯,也有明代唐寅勾勒皴擦“拖泥带水”的奇爽、滋润而明洁,给人天机流转、自然浑成的快感。人物取法仇英,上追宋元《八十七神仙卷》、《九歌图》等,线条为主,工细、遒健而雅逸,衣裙飘忽而飞动,辅以清丽设色,士女形象妖娆而温婉。那修竹虬松芦苇、水波云气火焰,骏马飞鸟游鱼,乃至牛犬猫等,也是活生生地跃然纸上,别具意趣。

需要指出的是,胡也佛离开学校后同任职新华艺专教务长的汪亚尘师生投缘,意义非同一般。由西画到国画的共同转向、传统爱好、艺术交流,到1940年经汪亚尘介绍加入中国画会,及作品参加该画会第九届书画展等,与汪亚尘“外究造化,内发心源”的书画治艺之道合拍,无疑都提升了胡也佛“与古为徒”、取法唐宋元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汪亚尘的肯定、赞赏,仅题识题诗者就有好几件,如《理鬓图》(一名《照镜图》)、《凝眸》、《观瀑图》,并合绘《马》等作品。在1943年中秋,胡也佛还精心作扇画《秋江神骏》,敬祝亚尘老师五十寿辰,显见两人情谊。而张大千、马公愚、白蕉诸名家也为之挥毫题字题诗,均属难得。

谢稚柳在《水墨画》一书中说过,南宋、元人讲求写实但以笔墨修养为先决条件,并以此作为技法、作为整体而形成风格。上述名士对胡也佛豪放、工细又高雅作品的认可,看来主要也是着眼于其仕女图形象灵秀,笔墨精妙,神情清婉,气格韵味有异于他人。

试看胡也佛仕女图,大多传统世俗题材,笔下画中人体态苗条,开相端秀,神态优雅,线条流畅清通,色泽清妍,有时两腮浅红,人物姿态以西画写实,构形准确、布局大开大合,与景物工写兼施,粗细干湿浓淡等虚实对比强烈,时呈对角上下呼应;加上笔墨修炼精致高明,谐调适度,柔婉轻盈,益显得清脱生动。如1943年戏仿仇英笔法的《柳荡春思》,1944年画给“三吴一冯”的吴子深之《醉春》,以及《骤雨初歇》、《月夜幽思》、《捣衣图》和《倚翠回眸》,1946年画给鉴藏家张葱玉叔父、教育家外交家书画家张乃燕的《幽篁春深》等精妙力作,别具特色。正如张大千评价其“人物线条高雅”,“画得真好”。

如果说,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白胖高”(肤白体胖身材高)、面部多“三白”(额头、鼻尖、下巴颏敷粉),色调明艳,带有敦煌壁画彩绘画风,即使摩登女郎身穿旗袍着高跟鞋,也依然如唐美人呈一派富贵气;那么,胡也佛笔下的仕女形象,多瓜子脸、鹅蛋脸,尖楚楚的鼻子,樱桃小嘴,眉清目秀,手形举止动作各各不一,“吴带当风”飘逸动人,未施粉黛清纯漂亮,气息清雅扑面而来,似远若近,雅俗共赏。

历史有时会“捉弄”人。擅画仕女的胡也佛面对通货膨胀、积蓄一文不值,妻女患痨病、子女上学、赡养岳母等开支不小,生计之难困扰着他。于是看重商业功利,曾托名《金瓶梅》画情色画秘戏图。引发1947、1948年间发国难财者的争相订购,以致发展到以黄金计价,更有甚者冒其名造假画。在1949年,经老友戈湘岚、林雪严忠告即“洗手”,结束了此段绘画“小道”。这类图承袭了汉代以来春宫画的特点,其艺术性值得研究。近期《扬子晚报》报道《刘心武评点〈金瓶梅〉》出版,作者希望能为其摘去“淫书”帽子,也是通过洁本来进行的。

三1949年国画遭遇冷落,连环画受到欢迎。胡也佛与大自己四岁,1929年结识的美专校友、商务印书馆同行张令涛合作连环画,俗称“小人书”。由张令涛起稿、胡也佛勾线,在1948年已分工合作。既能作画大量出版,又能谋生度日,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于是1950年他“改行”进了出版社。从国画转到连环画,这是时代使然,也是胡也佛所下的决心:“应该转变,高兴转变。的的确确,画小人书比画国画还要难,但我有兴趣。”

张令涛学过西画,擅长钢笔画,胡也佛实践之后深感毛笔勾线有笔情墨趣,能自由抒写、达意畅神,一手“铁线游丝描”功力有了用武之地。这“黄金搭档”如天造地设的一对,神合心契,既好又快,由此成果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二人合作出版有四十余种(内有张氏儿子张之凡五种)。另胡也佛同林雪严等六人合作现代题材《铜墙铁壁》四种,同钱笑呆、冯墨农等合作《中国古代军事家》等。胡也佛有时幽默,说自己有“两个老婆”,一个即指张令涛与他“生儿育女”生产了成千上万的连环画图册。

胡也佛也曾独立创作连环画,如《盘丝洞》、《蔡文姬》、《岳飞》、《李闯王》、《林则徐》和现代题材《挑对象》等十余种。其中早期的《花木兰》,末页隶书署款“胡若佛画”以及画面中屏风画上的行草书迹,一如其丹青作品上的字迹,提按顿挫行笔娟秀生动,与其画风是一致的。

以国画的笔墨线条创作方法画尺幅不大的连环画,显得更细劲流利,大小动静物象丝丝相连、圈圈相扣,一气呵成,清健有力,一个字:活!正如胡也佛所言:“画国画和连环画,起步不同,手势不同,效果也会有差异。一种是先连环画再国画,总会留下连环画痕迹;一种是先国画再连环画,作品就会多些国画气息。”其所创作的《红楼梦》、《聊斋志异》、《西汉演义》、《杨家将演义》、《三国演义》等故事选本连环画深受读者喜爱,就在于作品的艺术气息启动了画面形象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同事王亦秋曾说:“胡也佛真是画到骨子里去了。他的脑子真是好使,像个照相机,镜头都记住了,画的时候只要复印下来就是了……画出来真叫入骨。”

胡也佛平时低调,常说张令涛设计底稿特快,他是勾勾线条。当他获悉刘继卣的连环画《鸡毛信》得了奖,诚恳表示要“努力做到刘继卣一样的作品”。

胡也佛人生艺术道路上的中间这一段十年经历,有喜亦有忧,即使喜大于忧。他在后期担任装帧设计,为他人连环画配画着色封面,传统格调与西画内容不尽相宜,长于传统题材与现代题材要求也欠适宜。他习惯于古代传统的绘画套路,真心希望去博物馆做古画工作,好在主管者知人善任,让他去参与重建朵云轩,能同古画“打交道”,发挥其长处。

四从事木版水印勾描工作,复制出版古代名画,先要按原作设计分版,用墨笔勾画出色块不同的刻稿,干湿浓淡层次笔触一一准确分明;通过刻成相应图形的线条版、枯笔版、平版等木质画版,由水印环节逐一对位、叠色套版,复合再现作品精气神。胡也佛任勾描组长,承担起“木版水印总工程师”的角色,抓品质、抓进度,解决勾刻印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审批标准打样等。而自身的画意理解、示范、勾描成稿直到刻印“悉遵原作”呈现原作风神,从湿笔到枯笔、工笔到写意,从小画笺到大幅画、纸本到绢本,一一攻关,身体力行。

为此,他面对古代名迹,静观读画体会领悟,抓住关键特点风格,执着钻研,每次首先照样临仿,逼真酷似原件,力求真仿难辨,才进入勾描程式。为着事业后继有人,又对弟子认真教画,毫无保留地加以传授。胡也佛存留至今的临摹稿、课徒稿、示范稿,不论工笔写意、双勾设色,还是整体局部,都浸透着他无私奉献的汗水和心血,令人感动敬佩和思念。例如临仿绢本唐代韦偃《双骑图》、《宋人消夏图》,明代唐寅《玉珏仕女图》、仇英《秋原猎骑图》,清代任伯年纸本《天竺幽禽图》,随手写就课徒的《白描仕女》等。

平时,他在室外观察思考,常用手指划空勾画物象。在画桌上更是笔不离手,并教诲学子:除了拉笔挺的直线,最好多画圆圈螺丝,一笔下去由圆心一圈一圈盘旋而出,粗细均匀圆活,不能有折痕。他说这是“蚕宝宝吐丝”,是基本功。此诚至理名言。

五一场“文化大革命”劫难,打断了胡也佛的艺术理想,他也蒙受了抄家批斗审查的不幸遭遇。1970年初落实政策得以退休,十年生活自由挥毫画画。拍照片、画熊猫、看画册、教徒弟之外,游览观赏黄山。平时多写山水,少了前期那种马远、夏圭、唐寅、石涛等前贤的格调。他深谙范宽“与其师人不如师诸造化”的真谛,所作山水线条为主、笔墨神化、清润明秀,一似“水浸天光晴亦雨”,淋漓尽致,“云迷山色有还无”,奇险峭拔。

从总体上看,以黄山迎客松、鹤盖松、蒲团松,始信峰、桃源亭,北海奇峰、蓬莱三岛等为题材的作品,有如下特色:一是画面清挺明亮,或阳光明媚,或雨过天晴,或云蒸霞蔚,山光水色呈一派奇亮明丽,令人神往。二是勾染结合,山峰林立,近山青绿色松石藤花,葱茏繁茂,远峰浅绛淡青写意,隐约逶迤,设色对比大胆,虚实浓淡强烈,意境开阔。三是时有画面透出古今时空交错之感,或山路上行驶轿车,或工地上车行物流,情景凸现境界迭出。四是画中常有老者衣髯飘忽,悠游隐现其间,或拄杖攀高,或呼应行走,或仰观兴叹,生气勃勃,景致醉人。点缀以“江山如此多娇”或“风景这边独好”,“锦绣河山”、“七十后作”和“竹杖白发绝顶人”等朱红印记,生发祖国山水美不胜收之意境。此情此境,烘托出一位艺术家老当益壮勇攀高峰的写真者的形象。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仕女图,七十年代的山水画,可以说构成了胡也佛国画艺术创作成就的两个高峰,前后映照。两者之间作为出版工作者的经历,则是连环画和木版水印艺术品的成果迭出——他视画画为生命,活得很充实,却谦称“画匠”。人们将不会忘却:在上海新兴城市氛围下,以任伯年为代表的人物写意成为风尚以来,现代美术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以铁线游丝描为主,画风工细、清健、秀美的画家胡也佛。他的艺术品洋溢青春活力,春痕不老。与其他有成就的画家一样,人去作品在,画比人长寿。■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