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凤柱斝:国宝级的中国古代酒具

2013年07月14日 07:03
来源:广州日报

凤柱斝铸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中,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凤柱斝是其中最为精美的。该斝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三棱锥足,器底略向外鼓,两柱顶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腹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均为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这种分段式的斝,足的断面呈丁字形,与殷墟第二期同类器物相似,惟纹饰略有变化。此物的凤形柱帽虽然较大,但重心设计得当,并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

斝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一般为盛酒行祼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之器,兼可温酒,亦可以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作礼器使用,其名称为宋人所定。此物自新石器时代就已萌芽,而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期,西周中后期饮酒之风减弱后,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的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器身较宽,无流,有鋬,足部较长,有三足、四足、三棱锥足、袋形足等各种形状,有些还配有铜盖。商代早期的青铜斝,制作较粗糙,器壁薄,双柱小而不发达,颈部所饰的乳钉纹很不规范。形制与同期的爵特接近,以平底为主,也出了袋足斝。颈部和腹部饰有饕餮纹。中期变化是器底微向下鼓出,向圆底发展,而平底少见,它与当时的爵变化发展是一致的。腹部不像早期那样鼓出,显得整体由矮胖向高瘦发展,器壁厚实,双柱发达,三足粗壮,给人以厚重、稳定的印象,突出特点是上有兽头。商代晚期,斝的底部又有发展,近似圆底,不同的是颈腹分段不太显著,腹下的三足有所增高,使整体更显瘦长,外观更显精致、美观。特点是其上的兽头装饰,颈腹及双柱有纹饰,更显富丽堂皇。从形制、纹饰来判断,这件凤柱斝的制作年代当为商代晚期。

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千多年前,已被人们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这些纹饰变化多样,神态各异。但这些纹饰多为线雕,而凤柱斝双柱上的凤鸟则是圆雕,在这类酒器中颇为罕见,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

标签:酒具 中国 青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