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我的音乐有太多广东元素

2013年07月10日 07:0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龙迎春

谭盾和叶小纲合影。

叶小纲

本报记者专访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叶小纲

广东人在北京

他与广东的渊源,看似只有“祖籍广东”四个字,但在他心里,“北京只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却不如广东或上海那么亲切,不像回到广东和上海,是故乡的感觉。”而他的音乐,用他的话说,“太多跟广东有关的作品了,甚至以孙中山为题材的《共和之路》中的一个片段,也直接是用粤语唱的。”

文/记者龙迎春 图/由受访者提供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其父亲叶纯之与李翰祥、胡金铨并称香港三大才子。

岭南文化血液融进创作

虽然我在上海长大,江南文化的烙印很深,但我们在家都讲粤语,我自己也会讲,家里一直保持着吃饭先喝汤的习惯。

广州日报:您没在广东生活过,童年对广东和香港有印象吗?

叶小纲:童年对广东文化没有感觉,只是通过父母在香港以及早年在广东生活的照片有一些了解,对广东文化的认识及意识到自己具有浓烈的广东情结是在上大学后。大学时代,我写的《八匹马》、《马九匹》、《狮子绣球》,都是用潮州音乐素材创作的;我的热带植物作品系列作品都基于南方、广东甚至南亚传统音乐的元素而作的;2011年,我还为男高音与乐队写过一部《岭南四首》作品,是以唐朝李郢的《送友人之岭南》、宋朝苏轼的《惠州一绝》、明朝张乔的《送黎美周》、清朝陈恭尹的《九日登镇海楼》四首与岭南有关的诗歌为载体而写作。此外,广州交响乐团还约我写过《广东音乐组曲》。

广州日报:作品里的广东元素是源自情结,还是专业技术上的运用?

叶小纲:我想岭南文化是血缘里与生俱来的。广东文化对我影响很大,以孙中山先生为题材的《共和之路》,用的广东音乐素材非常多,有一个段落直接就是用广东话唱的。

广州日报:在创作上冼星海和丁善德对您影响最大,冼星海恰好也是广东人。

叶小纲:冼星海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他在西洋作曲技法中国化的成就。从广义看,贝多芬、瓦格纳、冼星海是民族的,他们所表现的民族英雄主义的悲怆、壮丽、愤懑和倔强却是全人类的。我当年创作《长城》可说是对贝多芬、瓦格纳英雄主义和冼星海旋律主义的继续。

谭盾曾是睡我下铺的兄弟

那会儿我们楼道里、琴房里吹拉弹唱什么的都有,拉二胡《江河水》的同学,把整栋楼拉得愁云惨雾;弹琵琶《十面埋伏》的,弹得到处都是刀光剑影。

广州日报:您少年时到农村下放,大冬天下河挖河泥,回城后又在厂里当过六年钳工,即便如此,都没想过放弃音乐吗?

叶小纲:音乐这个东西,有时真就是你有干这一行的天赋,我自小就梦想以音乐为职业。“文革”期间,钢琴被抄走了,好不容易弄回台旧的,屋子窄,放了钢琴都没法站人,当时家人为了让我弹琴,都只好到阳台上去做事。

广州日报:谭盾跟您是上下铺兄弟,上学那会儿都有些什么好玩的事?

叶小纲:那时学习条件很艰苦,夏热冬冷。那会儿我们楼道里、琴房里吹拉弹唱什么的都有,拉二胡《江河水》的同学,把整栋楼拉得愁云惨雾;弹琵琶《十面埋伏》的,弹得到处都是刀光剑影。那时学业繁重,每天都半夜三更回宿舍。谭盾是非常准时的人,每晚准时12点睡觉,我睡他上铺,每天回来都比他晚,我一上床就会把他吵醒,他总是来回翻身,意思是“你又把我弄醒了,腻压你么么呗(湖南话)”。每到此时,我们都哈哈大笑。

标签:音乐 广东 元素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