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匿名剧评是出什么戏码?

2013年07月08日 02:33
来源:北京日报

牛春梅

上周,《东方早报》对“北小京看话剧”、“押沙龙在1966”两名网上匿名剧评人进行了专访。这篇报道使得这两个微博账户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上海和北京的戏剧人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猜测,这两个账号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真实角色。

“北小京看话剧”、“押沙龙在1966”是微博上的知名人物,他们的出名与胆量有关。近一年来,他们在微博上发表了大量剧评,对不少戏剧圈内的大导、大作敢于“痛下杀手”,在一片鼓噪的叫好声中敢于提出质疑。这质疑往往客观公正,让许多人心有戚戚焉,忍不住为他们叫好。

优秀的剧评能够涌现出来,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要知道,戏剧批评的缺席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戏剧发展的一个瓶颈。但让人遗憾的是,他们是只能穿着“马甲”发表剧评,这些账号背后到底是什么人,是男是女,是长是幼都不得而知。大家兴致勃勃地猜测时,固然觉得这是一出好玩儿的,有悬念的戏。可静下心来想想,不过是评评戏,为什么却要如此这般地隐姓埋名?

这其中的戏,实在耐人寻味。你可以把这当成是一出荒诞派的戏,批评者穿上“马甲”才敢开口批评,是因为有的人可以做戏,可以做不好看的戏,但却是不可以被批评的。这是一个再荒诞不过的事实,但因为他们长久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已经变成戏剧圈的一个基本生态。

“押沙龙在1966”说自己匿名的原因,是“希望最大限度地消解身份,排除身份所带来的干扰,也就是对话语权的干扰。”他深知,他一露出身份必然会有人先质疑他的身份,而且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都会遭到质疑。“北小京看话剧”则说,自己“是想脱离一个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声名的圈套,而专心地、把自己的戏剧感受记录下来。”也许一旦人们知道了他是谁,他就无法写出纯粹的和戏剧有关的剧评了。

如此荒诞的现实背后,其实可能隐藏着一出悲剧。当我们的戏剧、戏剧人变成了说不得、碰不得的瓷娃娃时,原本能够给人们心灵带来震撼的戏剧还能有什么力度?瓷娃娃的命运,要么是束之高阁,要么是摔得粉碎,这两种结果其实都是一种结果,那就是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更为悲剧的是,这种荒诞剧不仅存在于戏剧圈。放眼看去,我们的电影、电视、音乐都或多或少地生了这种听不得批评的毛病,也都催生出各自领域内的匿名评论者。

但是,一个不能容纳批评的艺术圈,能够产生伟大的作品吗?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吧。

标签:剧评 匿名 戏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