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华夏文明在甘肃》兰州首发 寻文化特色助产业发展

2013年06月28日 2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6月28日电 (记者 丁思)由西北师范大学近50位专家教授历时半年参与编写的《华夏文明在甘肃》一书28日在兰州举行首发式。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称,“该书既有对甘肃华夏文明的历史梳理,也有对未来发展的对策和研究,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并对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引导社会价值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3年1月21日,国家批准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之后,如何认识新的历史时期“华夏文明与甘肃的关系”成为了甘肃学者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编写该书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该书其中作者刘再聪教授讲述撰写体会称,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动文化大省建设,以文化建设为主题,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并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同时,编写该书也是“华夏文明”学术研究的时代需求。刘再聪教授说,华夏文明的起源问题、组成问题、甘肃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面对和探讨的学术研究,而该书是对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所做的新总结。

刘再聪介绍,《华夏文明在甘肃》共分为两卷四本,共120多万字,本书近50多位作者都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或者兼职教师,并都是华夏文明各领域的专家。该书上卷为《历史文化卷》,是基础研究部分,目的要着重论述甘肃特色文化资源、典型文化资源,构建甘肃华夏文明的基本体系。

“依据时代和特色,该书还做了新的尝试,遵循‘专题由专家来写的原则’来确定作者。”刘再聪说,每一位专家承担撰写的主题都是作者本人多年甚至几十年研究、思考的成果总结;并初步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分为古代神话、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早期周文化、早期秦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等共15个专题。

该书下卷则为《创新发展卷》,是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部分,目的是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探寻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刘再聪说,“西北师范大学在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社会科学研究、艺术实践方面基础雄厚,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编写过程中,该书还兼顾研究与应用,理论与实际,既有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每一位专家以坚实的学术基础,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学术见解”。

“华夏文明”是西北师范大学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先秦典籍整理研究、西北考古文化研究、边疆民族及宗教、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艺术史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

据悉,2012年6月,为配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组建成立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确定以“华夏文明”为研究重心。2012年9月,西北师范大学牵头,组建省级“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10月,该校组建编委会,开始编撰《华夏文明在甘肃》。(完)

标签:文化 产业 兰州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