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邂逅当代中国的诗意
当代诗歌研讨会现场。 佛山电视台 谢超贤 摄
6月22日,由佛山传媒集团主办的“品嚼诗意 留传经典——2013中国当代诗歌精读系列活动”在佛山举行,近50位全国各地知名诗人、评论家、诗评家、朗诵家汇聚一堂,演绎、品读当代诗歌精品,就当代诗歌的现状和出路进行研讨,寻找中国诗歌新方向。
生活不能没有诗意
“品嚼诗意 留传经典——2013中国当代诗歌精读系列活动”包括诗歌文本精读研讨会、精品诗歌朗诵会、精读文章结集出版等。
“作者仿佛站在高山上举着望远镜?将莽莽苍苍的云南高原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很大气,境界很高的感觉……”诗评家程光炜这样评价诗人于坚的《高山》;诗评家张德明称陈陟云的作品《月光下海浪的火焰》:“有收放自如的艺术表达功力,看似聚焦于两个相爱之人,实际上是深层地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在当天的精读研讨会上,多名国内诗歌评论家,对于坚、陈陟云、海子、多多、丫丫、欧阳江河等诗人的优秀诗歌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点评。
诗人盛慧表示,好的诗歌可以传递正能量,能平静现代人浮躁又荒芜的心灵,活动不仅仅对诗坛有影响,还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诗意的存在,把诗意的生活概念传播出去,“人可以不读诗,但是生活不能没有诗意”。
“精读诗歌是很有必要的。”诗评家唐晓渡感慨。现代社会较于浮躁,多数人心灵开始麻木,甚至荒芜,他认为,精读活动还能把一首诗从整体到结构再到细微脉络的分析,实属难得。
不一定要把诗歌读懂
说起诗歌,很多市民的第一反应便是“不食人间烟火”。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诗歌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是最难的,“大家觉得难,是因为我们还没达到那种程度。但是我认为,诗歌不拒绝大众,但会接受大众中的少数人。”程光炜追忆诗歌的“黄金年代”时谈到,上世纪80年代重新回到对普通人生存尊重的关注,一代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思考“我该怎么办?”,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大转折期,一件件大历史事件对诗人们产生深厚的影响,“我们有一种浴火重生的感觉,马上有醒过来的感觉。”
70后诗人黄礼孩很怀念上世纪80年代诗歌繁盛的时期,那个时候各种特色诗人不断涌现,而且人们特别渴望精神方面的需求,心中都有一把火。“诗歌是无形、无色、无彩的,但只要能与物体产生关联,那诗歌就成了一切。”黄礼孩认为,诗歌其实是很个性化的东西,读者不一定要把诗歌读懂,只要里面的某个句子能触动我们内心,阅读后心里能产生一些想象的画面,这就足够了。
诗歌这样的“阳春白雪”,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呢?程光炜建议,要普及诗歌教育,可以把诗歌进行整理,放到媒体去宣传播放,让读者去听去读。“一些不懂诗歌创作的人,也能听懂诗歌,这可以增加大众对诗歌文化的了解。”
黄礼孩则认为,现阶段要普及诗歌教育,家长和老师必须对此加以重视,有时候还可以换种形式,培养孩子对诗歌的热情。
唐晓渡则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诗的种子,诗歌本是民间活动,官方出面只是培育的过程,关键要提供土壤、氛围。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