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华语文学的历史记忆与一部纪录片的生成

2013年06月22日 17:07
来源:北京晚报

郑愁予

杨牧

华语文学的历史记忆

“美是永恒的喜悦”

孙小宁

2013年的五月六月,似乎是国产电影季,一部部电影传来票房喜讯,有的甚至是在骂声中成就。有人分析,国人已到了愿意“审丑”的阶段,进影院不是为看电影,而是增加一个星期的谈资。但是,一部来自台湾的六集纪录片,似乎提供的是反例。与国产电影动辄几亿的投资相比,它只能算是小成本。而在MOMA百老汇艺术影院、小西天电影资料馆两个地方放映,院线远没有(当然也不可能)全面展开。但是它带给人惊鸿一瞥般的审美感受,却让很多慕名看片者久久地回味,沉浸在艺术与美的纯粹愉悦中。

《他们在岛屿写作》,集合的是台湾风格鲜明的导演陈怀恩、林靖杰、杨力州、温知仪、陈传兴,拍摄的是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杨牧这六位华语文学巨擘的创作生涯。

导演基本算中生代,所拍的人物则很老——其中属诗人周梦蝶最年长已经九十多岁。其他几位,也都八十岁上下。以文学的世代而论,这些人绝对不算当今华语文坛的潮头人物,但是纪录片细腻而精到的拍摄,却让人愿意追溯到半个世纪前他们在台湾文坛留下的印迹。并因此认可,这确实是“21世纪台湾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纪录”。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人物选择,即使是在台湾拍摄,也属冷门,而放置大陆,别说拍摄,就是有没有人投资,也还得打个问号。但是影片放映时,台湾目宿媒体的工作人员带来这样的信息:六部纪录片,在台湾影院放映,竟然一个月不下线。同样,在香港放映,也是热度空前。六部之后,还有后续,香港老作家西西,成为台湾之外第一个作家人选。岛屿在创作者看来,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变成一个文学概念。文学本身就是一座岛屿。西西到底由谁来拍,他们想到的是香港导演陈果。而看完目宿媒体带来的前六部片子,陈果当即就表示接拍,结果一部西西的纪录片经过粗剪,所有台湾的制作人为之感动:这岂止是一个作家的纪录,它还是一部香港的城市史、艺文史与生活史。

会不会接着拍大陆作家?这是所有观众的疑问。但如此潜心用功的捕捉与记录,哪个大陆导演,愿意干这样不热闹也没赚头的活儿?

其实这样的事情,大陆文学界不是没人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作家马原就曾自掏腰包,行程两万里,拍过一部叫“中国作家梦”的专题电视片,采访作家达110多人,史铁生等已故作家都接受过马原的采访。但是直至今日,这些影像都无缘与公众见面。血本无归,想来后续的事情,非马原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这也难怪看完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会发出叹息:为什么大陆没有拍出这样的片子?

当然,更进一步的疑问是:即使这个接力棒交到大陆导演手里,其选择标准又是什么?谁能作为大陆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得的奖多,还是得的奖最大?是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广,还是话语权最多?可以想象,外界的因素考虑得越多,片子的质地就越混杂。而不像这套“台湾文学大师系列”,所拍到的人,无论你之前有无听闻,镜头的沉静,就已经让你对他们心生大师般的敬意:

一字一苦吟,呆在那两三平像囚室一样的屋子里,好几个小时的困兽犹斗,落到纸间的往往只有小说的三十二个字。这是台湾作家王文兴。

把自家的客厅作为台湾文学圈聚会的沙龙,像母亲一样呵护提携着台湾艺文界人士。这虽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小英子”,但却是被尊称为“先生”的林海音在台湾文坛的写照。

最独特的当属周梦蝶,武昌街摆书摊几十年,饿了就吃两块钱一碗的面,困了就靠在书摊旁入睡,回也不改其乐,只因心中有诗。他卖诗集,也写诗,有的诗一写就是三四十年,只为等待最后一个他觉得妥当的字词浮现。镜头对准他在家里伏案的身姿,笔尖悬垂纸上,世界也为他凝神屏息,只为倾听那诗句:

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

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

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善哉十行》

无论是个性平静舒缓,还是狂狷疏淡,人们似乎深信,那都是他们个性的真实展现。他们身上带着文学隐秘的信息,并且是文学不死的证明。

是的,文学不死,还有跨越时代的影响力,连拍摄王文兴《背海的人》一集的导演林靖杰都说:“这么冷门的电影,连放两个月不下线,真是不可思议”。慢慢他明白:“不可思议的事情才是真实的事情,我们才知道文学的能量真的有那么强。这些似乎已经被一般年轻人忘记的前辈作家,能量从来就没有消失,他们只是等待一个比较火的媒介,让他重新再发光,让年青一代可以再感受文学的力量跟美妙。”

“我们在岛屿以镜头记录自己的文化活动,我们不会是任文学记忆消失的一群。”不知大陆的高票房烂电影的制作人,听到出品人童子贤这句话,会不会脸红?

烂电影高票房,或许可算做大陆影视界成就的“奇迹”,但有正常心理的观众,更服膺于优质的冷门电影带来的奇迹。也所以,六集纪录片陆续放映下来,配合着相关的沙龙活动在腾讯书院、北大、单向街展开,人们观看并谈论着这部静雅别致的电影,也谈论着台湾文学带起的历史记忆。气氛热烈、虔敬,一如开幕式上导演温知仪所引用的济慈诗句:“美是永恒的喜悦”。

美是永恒的喜悦,这或许才是一个社会该有的正能量?而这正能量到底如何生成?还是让我们追寻着这部纪录片在北京放映与沙龙互动时的话语踪迹,探求一番。

做电脑企业起家,为什么愿意投资做这样的电影?

“希望这样美好的经验,能够竹简变纸,现在纸张变成声音跟影像,分享给我们后代子孙”

童子贤,《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出品人,台湾华硕电脑的创办人之一,现为和硕科技的董事长,目宿媒体由他创办。以这部作品作为目宿媒体创业之作,童子贤在5月25日的开幕式上这样说:

我个人在学生时代就参与学校的社团,自己动手写、动手编、动手印刷出来,所以我学生时代的记忆,从十六七岁开始,就在印刷厂里面拼版、排版、校稿度过的,一直很怀念那个油墨的香味,把书印出来的那个年代。投入工作之后,一开始前十年在电子界工作比较繁忙一点,度过那段时间之后就经常回忆少年时代、学生时代带给我的丰富记忆。跟诚品书店的廖美立小姐认识后,也很荣幸参与了诚品书店一路发展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2008年左右,在把华硕变成和硕的同时,我跟廖美立女士夫妇探讨,如何把台湾丰富的文学家创作跟经验,透过不同的印刷品跟平面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自己在电子业里面,曾经全世界的电脑打开来,每十台就有四五台里面的电路板是我们做出来的,即使扮演这样的角色,面对书本变成电子书这样的概念的时候,我自己其实是怅然若失的,非常的不习惯。相对的在这个过程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珍惜,很多美好的记忆。比如说在台湾发展过程中,经济还不发达的年代,文学创作却非常的蓬勃,很多的文学家,大家会互相较劲,拿出好的创作出来。我们希望这样美好的经验,能够竹简变纸,现在纸张变成声音跟影像,分享给我们后代子孙,也分享给没有机会跟我们一起走过那个年代的很多朋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