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让名街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2013年05月30日 00: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杰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作为我国遗产保护的重要制度和实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到2012年,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有118座。2010年12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检查的通知》,随后在2011年对31个省市的5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数量、范围是否发生了变化,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此次检查发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的政府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尚未编制符合法规要求的保护规划,也没能及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地方法规和管理制度;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市场;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破坏较为严重,有的甚至已经荡然无存。

在历史文化街区被无端拆除、改造的同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为了刺激地方经济,打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幌子,不惜筹措巨资打造所谓“古城”。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很多规划设计、策划等违背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常识。

无疑,在此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评选标准的综合性,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护状况、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以及保护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都被涵盖其中。同时,“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还很好地坚持了专家推介和社会投票相结合的程序,将评选活动的专业性、前瞻性和群众性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和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性。这对如何应对目前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的尴尬局面是一个重要的启发。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与保护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在名街申报的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积极与专家交流,听取意见,按要求认真准备相应的材料,因此对自己的城市和历史街区的价值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也逐步确立了正确的保护观念和较为有效的保护方法。

在社会评选的过程中,广大民众有机会较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关注街区的历史、文化和遗产价值。在每届评选结果公布之后,主办单位还积极通过展览等形式在国内外进行宣传,促进文化交流,使整个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带动了更多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参与申报活动。

遗产保护不能只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要使之成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实践,就离不开广泛的宣传与群众教育。其实,这一点已经成为很多地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经验。比如在澳门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澳门行政特区有关部门就招募了很多志愿者,对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在申报成功后,又组织志愿者和专业人士举办各种培训班,宣讲遗产的独特性和保护的必要性,还鼓励相关人员参加文化导游工作。由此可见,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自评选以来摸索出的一套保护模式,值得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借鉴,它至少对我们现行的做法是一个重要补充。

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评选是社会、专家和政府共同参与的过程,对相关政府和社区来说,参与就是对所申报街区的保护向全社会做出的一种庄严承诺。所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冠名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契约”,它是各方达成的共识。这实际上也推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地方政府要使自己申报的街区能够成功冠名,就会对所申报街区的保护进行一定投入(不少地方的投入还相当可观),也会相应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对需要保护的建筑建立档案、挂牌标示,整治街道环境,维修历史建筑,开设展览馆等。同时,在申报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还在社区内外进行宣传,鼓励居民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

可以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我国现有的名城保护制度外,又开辟了一条积极有效的保护途径。目前,入选的几十条“名街”已自发成立了“名街保护同盟”,为探索名街保护、利用、文化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开展经验交流等提供了共同的平台。

五年来,入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可以说覆盖了我国历史文化城市中历史文化价值最高、保护状况最好的街区。入选街区的类型也从繁华的大都市延伸到了偏远的古镇,这说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类型的街区的申报和最终入选表明整个社会对历史街区遗产的理解日益深入和丰富,这反过来也会促使专业人员从理论上思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应的保护对策。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及其产生的名录将成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随着入选“名街”的数量增加,如何将这些街区继续保护和利用好,以及结合其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摸索各自的保护模式将是工作的重点。另外,加强社会和专业监督也是“名街”保护和利用不可或缺的过程。我们也衷心地希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管理能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制度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副主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城镇与村落科学委员会执行委员)

标签:名街 文化 保护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