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把智慧隐藏在影像中
作家蔡澜1965年在日本东京街头遇到马克时,马克“才44岁,但头已光秃,看来是个老头,永远把一架摄影机扛在肩上,衣着像个战地记者”。
谁是克里斯·马克?
作家蔡澜1965年在日本东京街头遇到马克时,马克“才44岁,但头已光秃,看来是个老头,永远把一架摄影机扛在肩上,衣着像个战地记者”。
马克最为人称颂的影片是以“真实电影”理念拍成的纪录片《美好的五月》(1963)和科幻预言诗《堤》(1962),那部新浪潮干将集体创作的《远离越南》(1967)证明了他在新浪潮中的“领袖”地位。
曾编写《作为克里斯·马克》(Also Known as Chris Marker)一书的艺术史学家、影像专家阿尔诺·朗贝尔是克里斯·马克的研究专家,他在上海“克里斯·马克回顾展”期间举办了两场讲座,详细解读了他所了解的马克,“马克是萨特精神的继承者,在政治上有鲜明的主张,所有的作品都有他的政治态度。”至于马克的电影风格,“他是一个如散文作家般的影像作者。”
告白式的“纪录片”
阿尔诺·朗贝尔在讲座开始前就强调说,“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导演,他的不寻常是因为他的神秘感,他从1962年起就拒绝媒体,而且禁止别人刊登他的图像。现代的社会,是一个表演的社会,而马克却拒绝进入到这样的体系当中。”
首先,马克的出身就是个谜,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出生在巴黎还是乌兰巴托,他真名是一个冗长的贵族名字。这个1960年代典型知识分子,儿时迷恋凡尔纳的小说,大学主修哲学,思想偏左派,虽行事低调,却热衷于法国二战时期的抵抗组织,他甚至入伍参加美军的跳伞部队。他曾和巴赞一起在《电影手册》上写影评,发稿速度惊人,政论、翻译、音乐评论、短篇小说、游记,几乎无所不能。
马克从《电影手册》的写手和影迷转变为创作者,始于1952年,他赴芬兰赫尔辛基拍摄纪录片处女作《奥林匹亚52》。在与和阿伦·雷乃合作的纪录片《雕像也会死亡》后,他名气渐增,陆续拍出《西伯利亚的来信》、《以色列建国梦》、《北京的星期天》等纪录片。朗贝尔说:“他走遍全世界,发现新鲜的事物——不仅是政治事件。而且他希望能够探索到新的形式。”
事实上,马克的影片曾遭当时法国电影界诟病——影片中大量的旁白被认为削减了影像的本身。而阿尔诺·朗贝尔认为,马克的影片是告白式的影片,他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他对影像和真实思考之上的,他把智慧隐藏在我们所看到的图像当中。
这典型地体现在作品《西伯利亚的来信》,影片素材包括新闻片、动画、照片和旅游志。现拍的影片为彩色,但是插入的片段均为黑色,甚至经过染色处理。电影中将一个段落重复了3次,每次配上不同旁白,“第一次让我们感觉到像是苏维埃政权下的场景,第二次则更像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次则是所谓的客观真实的情况。马克觉得影像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有伴随着剪辑、蒙太奇、旁白才产生了自己的意义。他想证明,电影的图像是被旁白所观看的。”朗贝尔说。而马克自己曾这样表达对纪录片的理解:“客观性并不正确,激情及多样性才是主要的。”
对电影手法的实验
1962年,他完成28分钟的科幻电影《堤》,全片几乎全部由静照组成,只有一段很短的动态画面──熟睡的女人睁开眼睛看着观众。故事设定在未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男主角穿越时空与一名女子相恋。
这部前卫短片既富神秘氛围,又阐释了电影本质(电影是 “会动的照片”),获得无数赞美,甚至影响了美国科幻名片《十二只猴子》(马克也参与编剧)。至于全用照片组成电影的手法,马克在《如果我有四只骆驼》中又用了一遍。这是他在26个国家所拍照片的大集合,由3个评论声组成,照片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将现实和想像、贫穷和富裕、真人和墙上涂鸦等素材充满辩证地并列在一起。
影评人孙孟晋评价说:“追求新科技的人很难在学术上有造诣,埋头学术之人会对新技术嗤之以鼻,马克是天然的二者结合的最好的艺术家,结果他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预言家。”
1983年马克完成了《日月无光》,影片由一个女人的旁白娓娓道来,展开一场日本、非洲、核爆及未来世界的旅程,并穿插主人公在冰岛的记忆。阿尔诺·朗贝尔对马克这一时期的的创作做了解读,“从拍摄《日月无光》开始,马克对图像的实质开始感兴趣,他关心新的科技对我们的记忆造成了怎样的改变。他对数码科技带给图像变革的拷问,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
战斗中的马克
马克最著名的影片之一《美好的五月》拍摄于1962年5月,影片前半部用“直接电影”的方式对巴黎的裁缝、贫民、游民、股票职员、画家、发明家进行访问,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后半部则转入严肃的大议题:审判、罢工、居于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等。电影结尾,镜头辗转于巴黎群众忧伤的脸上,旁白说道:“只要贫穷尚存,你就不算有钱。只要忧伤尚存,你就不算快乐。只要监狱尚存,你就不算自由。”
1967年,马克集结高达、雷奈、阿涅斯·瓦尔达及德高望重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共同完成反战纪录片《远离越南》。这部影片将越战视为富人和穷人的战争,一切问题根源来自阶级问题,并呼吁:战争就在我们身边,越南是为了我们而战。同时,他还办了《新社会》和《告诉你们》两个刊物,发表政见和时评。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立场益发激进,记录数十万人在五角大厦抗议的《五角大厦的第六边》、记录古巴暴乱的《四万人的战争》、《智利战役》、《行进中的列车》等纪录片相继问世。
到了1970年代,革命将告失败,知识分子们开始反思。1977年,马克完成《红在革命蔓延时》,以滔滔不绝的4小时长篇论述此前10年历史,细数越战、切·格瓦拉之死、法国五月学运、布拉格之春、智利民选总统阿言德崛起等事件,并穿插爱森斯坦的《波坦金战舰》。
记录大师的大师
社会纪录片之外,马克也多次以影像向心仪导演致敬,包括《告别塔可夫斯基》、《寻乱·黑泽明》、《最后的布尔什维克》等。
1985年的《寻乱·黑泽明》记录了黑泽明拍摄《乱》的过程。影片中,可以见到黑泽明与演员的互动,但马克并不止拍一段花絮,更从中眺望黑泽明的影像美学及武士精神,试图梳理其电影哲学;《告别塔可夫斯基》则记录了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最后的生命时光,只有55分钟,却被誉为“最好的塔可夫斯基评论”。
阿尔诺·朗贝尔解释道:“很多导演的传记影片(纪录片)都是追溯导演作品的资料,再剪辑一些幕后花絮等等,但马克不会简单地这样做,这些现成的资料都被马克重新组合,再赋予重要的旁白,而马克对于这些导演的思考都体现在旁白中。”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